第18节(1 / 2)

璀璨八零年代 洲是 2629 字 2个月前

其实从解放以后,清华园的学生社团就进入了发展新阶段,各类文艺、体育社团纷纷成立,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。到了改革开放,学生社团更是发展迅速,成为了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,繁荣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。

四年前学生会还制定了《协会管理条例》,来推动了协会工作的正规化管理,可以说清华园是非常重视学生社团这一块的。

“我还没有考虑好。”

社团太多了,有没有她特别感兴趣的,她还是需要再想一想。

其实之前辅导员找她谈过话,鉴于她入学成绩优异,辅导员推荐她进学生会。

“我们学校的学生会包括系学生会和校学生会,你才入学不久,现在可能进不去,等下半年,学生会将会吸纳一部分新成员,到时候我会把你推荐进去。”

辅导员还是挺喜欢褚欣然的,一个人的思想在气质和平常的言行中能够表现出来,而且从褚欣然申请双学位的事就能看出,她是个很上进,很努力的女生。

辅导员的好意褚欣然并没有拒绝,所以她下学期应该是要进学生会的,加上双学位的事,她怕自己到时候忙不过来。

饭后回宿舍,舍友们也正在讨论社团的事。

“我要报名电影社,我挺喜欢看电影的,在家的时候,只有县里的放映小组到了我们村我们才有电影可以看。”

周晓丹率先做出选择,大家对她的答案不感兴趣,倒是好奇起了放电影的事。

“就是晚上在空地上拉块白布,放映员带着电影过来,每次一到放电影的时候,村里老老小小都带着家里的板凳去空地上等着,可热闹了。”

“我们家住的是我爸妈厂里的职工宿舍,他们厂每个月放一次电影,就在他们开员工大会的地方,反正每次人都挤的满满的,我小时候最高兴的就是这个时候了。”

周晓丹和陈慧慧说完后,祝璇也接着说了起来。

“我家住县城,离家五六百米的地方就是一家老电影院,我哥经常带我去看,因为有熟人吧,有时候连票都不用买。看的时候再买两包瓜子,或者花生什么的,一边看一边吃。所以我小时候最喜欢跟我哥一起出去玩,他总会带我去各种好玩的地方。”

之后的话题又歪了,大家伙儿又开始讨论起了家里的兄弟姐妹。

“我就是家里的老大,我还有一个弟弟,一个妹妹,我爸妈对我挺好的,从来没因为我是个女孩儿就重男轻女怎么样的,这次考上大学,村里好多人都说女孩子上学没用,让我爸妈别供了,可我爸妈还是咬着牙送我过来了。”

褚欣然听了,也想起那天她遇到的周晓丹的妈妈,确实看得出是个爱女心切的。

“我也有弟弟,家里对我最好的就是我弟弟,我爷爷奶奶重男轻女,有什么好吃的只给我弟弟吃,可我弟弟总会偷偷留着给我。”

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一样的,酸甜苦辣的滋味只有自己才会知道。那些幸福或者痛苦的记忆,只在自己心的最深处。

“我们几个当中最幸福的就是欣然了,她家里就她一个,肯定对她非常好。”

而且就算褚欣然不提,大家也看得出褚欣然家庭条件不错,一看就是个被富养的孩子,她的吃穿用度,连祝璇都比不上。

“我确实挺幸福的,而且我相信,很多幸福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获得。比如大家现在上的是一流的大学,以后不管是不是继续深造,毕业后总能有份不错的工作,这就是幸福生活的第一步了。”

人一旦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,就比那些只能被动接受的要幸福的多。一份体面的工作,也比面朝黄土背朝天要强。

现在看可能不怎么样,可往后看呢,十年后,二十年后,还是三十年后,绝对是有很大区别的。

“是啊,我们已经很幸福了,起码我出来上学,见了世面,还认识了你们。”

大家听了,相视一笑。

“我还没说我呢,我要报个越剧社,因为我妈喜欢听戏,我学了回去好唱给她听。”

“那我也报越剧吧,我奶奶挺喜欢听越剧的。”

“欣然,那你呢?”

“我还没想好,如果社团活动太多,那我就没时间去大伯家,我还得跟他们说一声。”

清华的学业本来就重,不允许学生有一门课不及格。挂科一门,就会影响考研,累积三门挂科,就会被劝退,所以每位学生学习压力都很大。

像褚欣然这样,还报了双学位的,任务就更重了,那种活动太多的社团她就没办法参加。

“那倒也是,也是要再看看。”

社团的问题聊完了之后,大家看书的看书,准备上课的上课,还有午睡补充体力的。

窗外的阳光透过老式的镂空木窗洒进屋里,刚好投射到褚欣然书桌前,留下斑驳的倒影。她撑着头倚在书桌上,心中是安然一片。

第二十四章

褚欣然经过考虑, 最后提交了加入美术社团的申请。美术社是清华园最古老的社团之一,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了。

她小的时候曾经学过一段时间的素描, 可惜学了两年后就因为要专心学业而放弃了, 现在也算是重拾旧梦, 弥补曾经的一个遗憾吧。

学校开课大半个月后, 很快就到了国庆节,又恰逢中秋, 学校开始停课, 学生们放假三天。

建国后,政务院就发布了关于全国节假日及纪念日的放假通知,碰上了假期,就算是清华园的学霸, 也是非常高兴的。

平常学习太苦,在校园里走路都恨不得跑起来, 就怕耽误了学习的时间。有了假期, 怎么样也能轻松那么一点。

“欣然, 我真羡慕你, 放假了还有地方可去,像我们这种离家远的,就只能待在宿舍里过节了。”

舍友们看着褚欣然又在收拾东西准备走,顿时非常羡慕。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,中秋节到了,褚欣然能和家人一起过中秋,她们也只能买两个月饼在宿舍里啃一啃, 对着月亮睹物思人了。

不是她们不想回家,而是统共三天假,回去一次在路上耗的时间都不止三天。何况这种法定假日,交通比平时要忙碌的多,火车站挤满了人,连张火车票都买不着,想回去也没这个条件。

其实大学里有好多学生一学期才回去一次,有些家庭状况不佳的,为了节省路费,甚至一两年才会回去一次。

好像不论什么年代,也不管在什么环境,总是有贫富的差距。有时候,贫穷不意味着不努力,而是既定的环境造成的,是即使努力了也改变不了现状的绝望。

那些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大学生,是家庭的希望,也是全村的希望,大家齐心合力,好不容易筹足学费,耗尽积蓄,供他们上学。

剩下的生活费、路费等日常费用,是完全不能随便浪费的,回家对他们而言,是一次奢侈的行为。而这些学生,在她们身边不乏少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