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5章(1 / 2)

枇杷花开 金波滟滟 3685 字 2个月前

“这事并不会传出去,”三哥一笑,“就算真有些影响,可你们关系那么好,他哪里会与你计较?”

“这倒也是,”想到与王淳从见面就打了一架开始,点点地积累了足够多的友情,枇杷点头笑道:“我有什么事,他都真心愿意帮我。现在就是影响了他的声誉,他也不会在意的,至多我将来向他的夫人亲自道歉说明。”遂也不以为意。

突厥求亲被拒后,大家原以为极可能会生出些事非,加强了营州的防卫,派了不少斥侯出去,又每日加强巡视。

但是,并没有什么异常发生,突厥与营州依旧如常往来,甚至做生意的人还渐渐增加了。家里人在一起说起来,都觉得这位可汗并不是会就些偃旗息鼓的人,反倒相互劝着要提高警惕。

冬日里,玉家却接到京城的急报,朝廷下了明旨,皇上被突厥人围困京城东南马铺县,命营州、范阳、河东等节镇带兵入京勤王

爹本要亲自带兵前去,可是枇杷却拦住他,“我觉得可汗这一次出兵就是要引我过去,如果我不去,他一定还会有别的办法,我还不如亲自去会会他。”

玉进忠也有这种感觉,但他亦不放心女儿一人过去,枇杷虽然能干,但也不过是十六岁的女孩子,千里勤王,还要面对左贤王这们的枭雄,和京城里的那些达官贵人,“枇杷,我们一起去吧,让你三哥留在营州。”

枇杷摇头,“爹,营州范阳是我们的根本,这个时候我们俩人中必须留下一个守住家,我一个人去就行了。”

玉进忠岂不知道?突厥虽然出兵西路,但是并不等于东路就安全了,突厥人最喜欢两路夹击,或者声东击西。如果只留下守义,营州万一再起战事,他就是再有智谋,也不能亲自上阵对敌。枇杷和自己不可能一同离开,他们总要留下一个守住营州。

☆、第171章 进京勤王

枇杷要带兵进京勤王,不只爹不同意,娘和三哥也皆反对,“我们当年多不容易才逃出京城,现在怎么又要送上门去?不如我们派几员老将带几千军士勤王,先前他们曾押送伪梁刘家及左贤王入京,对京城也很熟悉,到了朝中听大臣们的吩咐,亦是为我们营州尽了力。”

枇杷却非常坚决,“我先前曾经负过皇上,现在不管怎么样也要亲自去勤王!”

听了枇杷她曾负了皇上,家里人都非常吃惊,“你怎么负了皇上?”

皇上已经册立了皇后,正是王家的十八娘,是以枇杷并不好再提往事,只摆手道:“别问了,只是当时我就想,此时我不能帮皇上,以后我若有了能力,一定不论刀山火海都要帮他的。现在正是这样的时候,我是必去京城的!”

说完,手握腰间的横刀向家里人保证,“我有营州铁骑,放眼天下,并无所畏惧!你们只管放心在营州等我回来!”

从收复德州时起建立的营州铁骑,经过德州、柳城、范阳等数个战役,早已经强大起来,枇杷能有如此气慨,并非虚言,于是再没有人反对。

枇杷便急点了三千铁骑,每人带着兵器干粮并替马一匹,火速向京城而去。

一路上所经州郡,皆不入城,唯有亲厚的几处遣人送了名刺,星夜兼程,十余日竟到了京城东南的马铺县。

马铺县,位于京城东南百二十里。平时并无名气,此时小小的县城内外竟然屯了十几万的大军。

待枇杷到时,马铺县已经被突厥占了,皇上落入了突厥人手中,且连同县城外最高处的一座土山亦在他们手中,占尽地理优势。而朝廷临时拼凑的几万大军只能在县城这外五十里驻军。

不过,枇杷带军到了马铺县城之外,却并没有看到箭拨弩张的紧张状态,两边虽然抹兵厉马,但却并没有打起来。听说先前突厥人掳了皇上、占据马铺县时也没有经过激烈的对抗,死伤的人数都是极有限的。

朝廷宣诏勤王的节镇中,营州相距京城路途最远,是以营州兵到了之后,便再不会有人前来,朝中大臣便招集所有人等在一起商议营救皇上事宜。

枇杷令营州军扎下营寨,随前来招见的官员进入议事大帐,见帐内坐着十数人,早有人为她一一引见。

坐在最上面的三位分别是宰相张龄、魏国公、齐国公,因张相出自永平公主门下,是以这三个人分别代表着当今朝中最强的三股势力。两侧坐着其余的官员、与河东、武川两镇派来勤王的将军。

枇杷拱手向大家行礼问好,然后坐在专门为她设的座位上,面色平静,心中却是一惊。没想到皇上被突厥围困的大事,招来勤王的兵马加上营州范阳不过四镇,要知道眼下大唐已经有近百个节镇了!看来各镇节度使各自为政,拥兵自立的态势愈发严重。

除掉田令攸之后,朝廷的局势一点也没有好转,反而又因为永平公主打掉支持皇权的世家而更加恶化了。枇杷再一次想起了雷尚才所说“大唐气数已尽”的话,所谓气数,似乎由不得人左右,却又冥冥间自有天定。

就是自己之所以从营州飞马而来,也并不是为了朝廷,而是为了皇上——更确切地说是为了当年的临川王,因为与其称之为皇上,还不如称他为临川王更确切,毕竟他没有一点实权左右朝政。

以往发生过太多太多的事情,早已经让枇杷对朝廷没有一丝好的印象。

再观在座诸公,亦没有人显现出特别的激愤伤怀,反倒个个神情漠然,有如泥塑木偶般地默然呆立。直到在张相的示意下,才有一官员出来先简单向大家说明事情经过。原来皇上出京微服出京,却不知突厥人怎么知道了消息,在马铺县将皇上围了个正着,而且又主动提出商谈解决。

枇杷见大家听了个个低头沉吟不语,便知在场之人并没有真心关切皇上的,便第一个开口道:“此番突厥人如此行径,显然是有所图的,既然他们不想打,我们便与他们商谈,看看他们要什么条件,再想办法将皇上赎回来。”

只一开口,所有人的目光便都重新转了过来,虽然没有说话的,但却听到“嘁嘁喳喳”的声音,透出明显地蔑视之意。刚刚枇杷自进帐时就经历了一回,却毫不在意,只迎着大家的目光毫不示弱地看了回去,“诸公有什么意见,请不吝指教!”自己虽然年纪小,又是女孩,但却是代表营州来的,由不得他们轻视!

座在上首最中间的张相被枇杷有若秋水的眼睛扫过,蓦地觉得背后一凉,便为难地道:“打是肯定没法打的,突厥人带了十万大军,我们只有几万人,就连小玉将军也不过带了三千人马。”

若是自己将营州的几万大军全数带来,且不说营州的防务如何,只是哪里能这样快到马铺县?何况打仗岂只是计算人员多寡,比较双方谁势大,若是如此,也不必打了,大家在一起列队查查人数就好了。

当朝的宰相竟然能说出这样不值一驳的话,枇杷心里生气,可她这几年却一直在成长,早已经不会做无谓的冲动,心中挂记着皇上的安全,更是冷静稳重。便微微一笑道:“若论起打仗,并不在人数上,当年汉高祖与楚霸王的垓下之争、三国时的官渡之战,东晋时的淝水之战,还有我们本朝高祖太宗皇帝得天下时,均有不少以少胜多的情况。突厥现在虽然人多势众,但是毕竟远道而来,又困守马铺县半月余,真打起来,我们倒也不必畏惧他们。”

有多少人心中并不服气,可再一想到玉家出京城时不过带着三千人马,一路收复德州、攻下范阳、营州突厥人不战而遁,而眼前这个豆蔻年华的少女又曾在其间立下赫战功,倒也不敢开口。

唯有王泽道:“我们是相信小玉将军之能的,只是眼下的情况,突厥人似乎并不想打仗,我们是不是也不要轻易开战?”

枇杷点头,时隔两年多,再见王泽,她的心里非常平静,竟然连一点波动也没有,看来他们间的恩怨果然随着那三箭而烟消云散了。而入帐时王泽看向她的目光也是一样的平淡,想来他也一样。现在听王泽此话,亦是秉公而言,点头道:“我的本意并不是想挑起战局,只是说明我们并不是怕了突厥人的十万大军而已。若是能通过商谈将事情解决,自然是上策。”

张相便又道:“可就是想把皇上赎回哪有那么容易!突厥人一向重利轻义,肯定会狮子大开口,而国库现在异常空虚,恐拿不出太多的财物。”

“正是,”一位立在张相下首的官员苦着脸上前,“连年水灾、旱灾、民乱又此起彼伏,国库里果真拿不出什么了。”

很显然,张相根本不想把皇上救回来,确切地说,应该说是永平公主不想把皇上救回来,而这种意见显然是占上锋的。

既然如此,为什么还会传檄天下招兵马勤王?

枇杷前来勤王,一路快马加鞭,并没有时间想太多,只想到了京城带兵尽力拼杀,将皇上救回来,现在才意识到眼下的局势并并不需打仗,而是要先在朝堂上博弈。于此她其实并不擅长,也没经历过。

但是事情已经到了如此地步,由不得她退缩,因此她一再告诫自己要沉着冷静,仔细思考。如果永平公主不想救皇上,就不应该招天下兵马勤王?她既然传檄天下,总有自己的原因。

这个原因是什么呢?

枇杷顺着这个思路想到,大约是永平公主还没有一手遮天的能力,不敢直接说出放弃皇上,所以想以传檄天下的方法,将责任推出去吧。她又将目光在帐内转了一圈,平静地道:“到底需要多少财物,尚不可知,我们何不待与突厥人商谈后再想办法筹集呢?”

张相便又道:“朝廷现在果然是精穷,想来各镇会好得多吧?”说着将目光投向了河东、武川两镇派来的将军。

这样的话问出来,谁能承认自己节度之内有余财呢?若是认了,岂不是应该向朝廷上供吗?那两镇也马上诉苦,“我们节度使府上的日子也不好过,连军饷都发不下来了!”摆明了不想拿钱。

营州按律令上供,因此并没有这样的担忧,枇杷只得慨然道:“先与突厥商谈吧,如果需要赎金,我们营州多承担一些就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