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节(1 / 2)

一品代嫁 朱砂 3639 字 27天前

那奉承的妇人便笑道:“只听说沈夫人是北边人,难道北边也有芍药花不成?”

沈夫人脸色便略有些不好看。南边这些女眷,颇有些自以为过得精致清雅,瞧不上她是西北来的。这妇人显然是在取笑她根本不识得什么芍药花。一会儿她进了园子,点评不是,不点评也不是,总会落下些笑柄的。

偏这芍药的话题又是袁大少奶奶提起来的,沈夫人算是长辈,又不好与小辈计较,这口气只能咽了。

她正憋闷,就听身边的许氏小声道:“母亲,金带围是什么?”

沈夫人其实很不想跟许碧说话。

虽然是她自己做了手脚娶进来的,可许氏一进门,沈云殊就好了起来,如今眼看着又是生龙活虎。她倒不是就盼着沈云殊死,可想想是自己一手挑进来的许氏给沈云殊带了“福气”来,就不免有些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意思。

后头的事就更不必说了。许氏与自己果然不亲近,除了早晚问安,一句话也没有多的。而且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,也不知她是胆小不敢与婆母亲近呢,还是打心眼里就不愿亲近?

总之人就是这么复杂。若许氏要跟她亲近,她必定不耐烦;可许氏不与她亲近,她心里便更添了些不悦,十分疑心这是沈云殊的意思。加上前两日她挑出来的青霜又犯了错,少不得又多一层隔阂。这会儿听许氏还在说什么金带围,顿时就觉得她简直没眼力劲儿,平日在家里不敢多说一个字,这会儿却这么多话。

但既然到了外头,这就是她的儿媳,尤其对着袁家人更不能自家先坍起台来,沈夫人也只得忍了气道:“金带围是芍药名品。书里说此花红叶黄腰,故而称之金带围,等闲种不出来,极是珍贵的。”这也号称是翰林家的女儿,难道就不晓得?

许碧有些茫然地道:“原来与儿媳在书上读的一样。既书上有,为何还说看不出真假?难道是有人不曾读过……”

她声音小小的,又说到一半就停了,但众人都在竖着耳朵听,可不就听得清清楚楚?方才奉承袁少奶奶的那妇人立刻就涨红了脸。她哪里是不知道何为金带围,不过是帮着袁家挤兑沈夫人罢了。结果被这位沈少奶奶一说,倒好似她成了不学无术的无知之辈似的,竟连沈夫人读过的书都没读过……

袁大少奶奶脸上也有些发热,不由得多看了许碧一眼,抿嘴笑道:“沈少奶奶原来也这般会说话……总见你一声不吭的,还以为你不爱说话呢。”难道是她走眼了,许氏竟是个会藏的?

许碧更茫然地看着她,怯怯地向沈夫人身后缩了缩:“我,我只是不大懂……大少爷说,有不懂的就问母亲……”

她做着妇人打扮,却还是一张小姑娘的脸儿,满目茫然时更显得稚气。袁大少奶奶方才的疑心就又消去了大半,暗笑自己未免太多心了,遂抛下许碧不管,只冲着沈夫人笑:“瞧夫人和大少奶奶跟亲母女似的,我瞧着呀,大少奶奶这一进门,怕是两位姑娘都要靠后喽。”

沈夫人暗暗冷笑,知道袁大少奶奶这是被许碧噎了一道,心有不忿,转过来就要挑拨离间了,遂也笑道:“说得好像你婆母不疼你似的,若这话被你母亲听到,怕不要跑来跟你婆母论理了。”

这会儿众人已经走到园中,只见前头一条曲廊,两边用汉白玉雕成围栏,外头一丛丛芍药或半开或盛放,红黄紫绿白五色缤纷,于阳光下真是耀眼夺目,娇艳无比。其中果然就有几棵,红色的花瓣上还镶着一条黄带,正是那珍品“金带围”。

袁夫人正在曲廊之中,与几个先到的贵妇赏花,见了沈夫人便招手笑道:“就等你来开席了。”

到了这会儿,众人也都当之前的冲突根本没有发生过,说说笑笑,只管称赞那花好,简直是一片友好和谐,亲如一家。

袁家这园子建得也着实是讲究,尤其是这些花木湖石,比沈家更为着意布置。抬眼望去,真是十步一景,层层叠叠,竟不知还有多少好景致藏于深处呢。如果真能纯赏景,那倒的确是个好地方。

园子里早有一群女孩儿在说笑,袁夫人便指着对沈云婷姐妹笑道:“她们年轻人都在那儿呢,你们也别拘着,都过去玩儿罢。”

袁大少奶奶便笑道:“母亲,儿媳也还年轻呢。”

袁夫人大笑道:“你这泼猴儿。不过是你妹妹要往京城去看望姑母,叫她们小姐妹临行前再聚一聚,你凑的什么热闹。”

杭州城里消息灵通的人家,此时都已经知道了袁胜兰要被太后接去京城的消息。说是去看太后,其实就是入宫。人人心中都明白,这时候少不得又围着袁夫人奉承一番,无非是说袁胜兰贤良淑德,又规矩又懂事云云。

沈云娇听得腻歪死了,忽然道:“既然只是去看望太后,想必几个月也就回来了吧?”

袁夫人的笑脸就略略一僵,道:“也不知要住多久,都看太后的意思。”毕竟宫里初选的日子还是定在了五月初八,算起来到那时袁胜兰还不足十五岁,太后把她接过去,就是要加塞儿了。这种事大家心照不宣倒是没什么,说出来可就不大好听。何况袁家还是本地大族,事事都要讲规矩,这等自己就“不守规矩”的事儿,怎好拿到面儿上来说?

袁夫人心中暗骂沈家的丫头简直跟沈文父子一般样的讨人嫌,面儿上却不好露出来。袁大少奶奶知机,拉了许碧的手便笑道:“媳妇也舍不得妹妹,母亲叫我也与妹妹多说几句话罢。还有沈少奶奶,都叫我们往园子里去逛逛可好?”

袁夫人便指着她笑:“拿你妹妹和沈少奶奶打幌子,该打!看在今日众位夫人都在这儿,且就让你去松快松快,不必在这儿立规矩了。”

袁大少奶奶一边道谢,一边就拉了许碧,又招呼沈云婷姐妹往园子里去。

许碧只觉得袁大少奶奶的手紧紧抓着自己,很不舒服,便推辞道:“我就不过去了,还是在这边坐着罢。”

袁大少奶奶硬是拉着她不放,笑道:“莫非是怕沈夫人回去责备你不成?我瞧着沈夫人把少奶奶当亲女儿看,哪里舍得让你在这里立规矩呢?夫人说可是?”

这话说得真是无法回答,仿佛许碧只要不跟着她走,就是沈夫人不慈似的。沈夫人自不会因为许碧坏了自己的名声,也就摆了摆手道:“你去罢,也看着你两个妹妹。”

许碧只好被袁大少奶奶拉进了园子里。

这会儿园子里有十七八个女孩儿,年纪都在十三四岁,许碧却是一个也不认得。袁大少奶奶把她拉进来便放了手,只顾着跟那些女孩儿说笑,倒仿佛真是随手拉她来凑个热闹似的。

既是袁夫人要给女儿送行,当然邀来的大都是与自家交好的人,故而这一群女孩儿当中,大半都是捧着袁胜兰的,俱都围在她身边,明里暗里地夸赞附和。只有一个穿淡竹青衫子的女孩儿往沈家姐妹这边走过来:“云婷,云娇。”

“藏月姐姐。”沈云娇先就亲亲热热地喊了一声,拉了她的手道,“这阵子你怎么老没到我们家里来?”

沈云婷知道许碧不认得,便小声道:“这是董知府家的三姑娘。”

一说董知府,许碧就想起了董夫人孟氏那张“正室脸”。这么一看,董藏月与乃母还真有五分相似。不过年轻女孩儿满脸的胶原蛋白,苹果肌饱满,脸上又带着些轻松的笑意,就比董夫人看上去讨喜多了。而且董藏月比董夫人多了两个酒窝,一抿嘴就会露出来,大占便宜。

“前些日子我娘又犯了咳,这几日才好些。”董藏月声音甜软,却并不扯腔扯调,反而颇为利落,“一到春日里她就犯咳,总要咳过二十余天才好。若不是袁家设宴,她是不会来的。”

“可请郎中看过了?”沈云娇关心地问。

“每年都请来看,也不过就是开些清肺的药物。”董藏月摇摇头,不自觉地往曲廊里看了一眼,“自打来了南边就是如此,都说是水土不服,这转眼都五年了……”

许碧心想大约也不是什么水土不服,无非就是因为春日里杭州大飘柳絮杨花,董夫人花粉过敏,所以咳个没完罢了。偏偏春日里家家设宴,身为主母又不能不云,这病也就无法避免了。好在也不是什么重症,无非难受几日,等杨柳花期过了也就好了。

沈云娇拉了董藏月的手道:“水土不服也是无法,好在不是重症。你也要仔细自己身子,看这眼都有些熬红了呢。”

许碧颇有点儿瞠目。沈云娇何曾会这样关心人?这可有点儿奇了。

沈云婷虽然不知道许碧心里想什么,可看样子也能猜到一点儿,便凑在许碧耳朵边上小声笑道:“夫人想给二哥求娶董三姑娘呢。”

原来是未来的亲嫂子,难怪亲近呢。

不知道董藏月是不是也晓得沈夫人的想法,但看起来她是与沈家姐妹颇为亲近的,连带着跟许碧也说了好几句话。虽然董夫人古板得很,但教育女儿似乎还挺有一手的,至少董藏月看起来目光端正,言语得体,绝对是夫人们会喜欢的那一款儿媳妇。

董知府是一地父母官,沈家现在又还是大将军,便也有几个女孩儿慢慢凑过来说话。又有袁大少奶奶从中周旋,一会儿提议荡秋千,一会儿提议采花,直到开宴,气氛还算保持得十分和睦。

今日的宴席也分两处。夫人们挪进屋里去,女孩儿们就在园子里一处宽大亭子中,面朝着一方小湖,与夫人们所在的轩楹遥遥相望。

袁大少奶奶硬拉着许碧在亭子里坐了,笑道:“别总惦记那边了,伺候小姑子也是一样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