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21章如何安排?(2 / 2)

正德崛起 何气生财 2707 字 27天前

“到了最后吾等成为一个笑谈倒是无妨,可问题的关键是陛下所发明的这个水泥,乃是利国利民,利於大明江山社稷的神器,如此利器因为吾等声明受损,完全犯不上啊!”

“所以……”

李东阳看了一眼刘健,又朝着周边的一众朝臣扫视了一眼,似是鼓足勇气一般,继续说道:

“所以本官认为,今日的早朝之上,若是孙福前来奏禀则罢,吾等本来就是提前见证,自是犯不上抢他人功劳。”

“可若是孙福今日没有参加朝会,水泥这事情也无人奏禀的话,依本官的意思,不若先将这个好消息当朝奏禀,即安了满朝文武的心,也让陛下能提前得知到这一喜讯。”

“诸位臣公看如此安排怎么样?”

李东阳的最后一句话语,没有仅仅只问询刘健一人。

毕竟。

此事也非刘健能拿得住主意的事情。

这个事情说的好听点,那是提前将喜讯告知与众,安满朝文武之心。

可若是细细道来的话,其何尝不是在抢夺孙福的功劳,大有夺人之美之嫌。

要知道。

到了他们这般身份,几乎已经达到了仕途的顶峰,几乎没了再进之可能。

两位阁老自是不必多言,似几位尚书还好些,最起码他们还有一个入阁的奔头可以奢望,但也仅仅只是奢望而已。

按着大明的规矩:“若先升尚书,则无入阁之命。”

当然。

此例也有被破坏的时候。

但是纵观整个大明朝,从尚书之位进入内阁的朝臣微乎其微。

内阁中人大多是从翰林院中选拔而出,并一点点的培养直至后续入阁观政,作为阁臣的预备者。

而之所以这般,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诸部尚书和内阁的关系。

在名义上。

他们同朝为官,共同辅佐君王治理江山。

甚至在历史中还出现过首辅一人当权、权倾朝野的时候。

可那毕竟只是个例而已,在整个大明朝的吏治体系中,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、相互制约的。

这一点。

隆庆朝内阁首辅兼吏部尚书高拱,曾在《三乞天恩辞免兼任疏》中提到过。

“我国家之事,皆属部臣题行,阁臣拟票。或未当,则为之驳正;或未妥,则为之调停。不嫌异同,务在参伍。所以事多得其理,而人不敢为奸,是阁之与部不容混而一也……今内阁平章重事,吏部进退百官,皆权所在也。臣既忝阁臣之先,而仍总吏曹之职,则操权不亦太重乎?权太重,非惟臣难以居,而国体亦非所宜。”

其间原文不过多引述。

高拱从首辅的身份出发,细细分析了内阁和六部之间的微妙关系。

两者即是同朝为官,为了大明一心效力的合作伙伴之一,同时也是相互制衡、相互制约的存在。

六部式微,则内阁独大,首辅容易权倾朝野,虽不是宰相却可行宰相之事。

而反之。

内阁若是势弱, 继而无法制衡六部。

那且不言六部会不出出现掣肘朝野的存在,就说身为陛下参谋和秘术处的内阁,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空架子,并且六部的事务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,这对於皇权也好,还是对於整个朝堂而言,并不是什么幸事。

故而。

从内阁制度渐渐稳定之后。

这阁臣的选择,全部是从翰林院中选拔,以此来断绝内阁和六部之间的关联,继而形成一个独立的部门。

网页版章节内容慢,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

请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。

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正德崛起更新,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如何安排?免费阅读。<a href="https://;/a&gt;" target="_blank">https://;/a&gt;</a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