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4章(2 / 2)

嫡妻不贤 温凉盏 2459 字 27天前

沈青叶低着头的时候,眼里都是带着笑的。

而这边厢沈青叶和老夫人为着陆澹的为人争吵不休,大理寺卿却从那记载着沈青叶过去的案宗上发现另一件事。

沈青叶乃是秦素素离开京城前怀上,而这个怀上的时间,似乎恰恰就在沈青叶曾祖父刚刚去世时。

作为嫡长孙,为祖父守孝期间生子纳妾都是大不孝的行为,更何况从那案宗上来看,沈承宣与秦素素苟/合时,恐怕老威远伯死了还不到一月。

这种大不孝的案件,可比听两个女人扯皮有意思多了。

大理寺卿眼前一亮。

于是,本来只想着看陆世子命根被断案的闲人们,居然又免费看了一场戏。

已经削职为民,久已未出现在京城人民眼前,甚至也久已未出现在人们口中的沈承宣这回大大出了一回风头。

虽说这风头换谁谁也不想出。

上一次京城人说起沈承宣,还是同情他被富贵发达起的妻子渠宜生“抛弃”,那时他是被同情的,被可怜的,哪怕许多人知道他做了前朝老皇帝男宠,但一个男人被发达后翻脸不认人的妻子“抛弃”,虽说窝囊,但总归是有些引人同情的。

虽然这“同情”有八成是为了表示对渠宜生的反抗。

然而这次,随着大理寺卿雷厉风行的调查,陈年旧事被翻了个底朝天的沈承宣再也没有人同情了。

陈年旧案不好查,原本大理寺卿以为要查探这事儿还需要费一番周折呢,谁知冥冥之中好似有人相助似的,案件进展简直顺利地不可思议。

当年的事知道的人已经不多,除了沈承宣秦素素和宜生三人外,当时威远伯府的许多仆人也是知道的,然而这些仆人却多半都被谭氏清理了,想要再找当年的人证,的确不太容易。

然而,大理寺卿还没来得及发愁,这些人证几乎是自个儿就送上门来了。

据他们说,当初他们因为知道了少爷的丑事,或是自己,或是家中亲人便被谭氏清理,有的直接打死,有的卖到远处,他们慑于谭氏威胁,始终不敢说出当年真相。

然而如今谭氏已死,威慑不再,官府又有意调查,他们自然是和盘托出,也是为当年的亲人或自己讨一个公道。

有了这些沈家旧仆的证词,案件真相几乎已经完全水落石出了。

再加上当时出了那事儿之后,秦素素立刻便被送给孙义庆,这个时间节点更是一查便能查出,对比一下沈青叶的真实出生日期,真相如何已经无需多言。

当然,最骇人听闻的不是祖父死后不满七日便与家中丫鬟交/欢,而是交/欢的地点居然就在祖父的灵堂之上。

这岂止是大不孝,简直是大逆不道。

而且,做出这等丑事还被妻子撞破,以致妻子小产,事后阖府上下又把这事儿瞒地□□无缝,居然还有脸说妻子是为操持祖父葬礼太过劳累而小产。

如此丈夫,如此人家,怪不得女尚书要和离!

不孝乃人伦大忌,更何况是这般的大不孝,因此,这次便是再迂腐的书生也不站在沈承宣一边了。

沈承宣如此作为,是为大不孝,且大大的有伤风化,影响恶劣,因此除了被判终身不齿——即终身不被录用,彻底断送官途外,还被杖责三十,流三千里。

同样,沈问知做为沈承宣之父,虽然包庇儿子情有可原,然而不敬父亲无法可恕,因此同样终身不被录用。

判决一出,除了沈家外的几乎所有京城民众都拍手称拍。

而这边父亲沈承宣的判决刚出,那边女儿沈青叶伤人致残的案子也落下帷幕。

杖二十,牢狱三年。

毕竟只是致残并未致死,因此没有如镇国公府的愿一命偿还,然而对于一个普通古代女子来说,这样的惩罚,可以说一辈子已经毁了。

作者有话要说:  晚来的更新,昨天下班后太困直接睡了,十二点又爬起来码的这一章hhhh

对啦,新文的名字我确定了,就叫《美人有所思》!……虽然综合起来还是《养郎为患》的票数高emmmm 但是我喜欢美人啊2333

然后就是……继续求新文收藏,现在这预收根本不敢开文啊,收藏一下吧爸爸们!

☆、第154章 基石

沈承宣和沈青叶的判决一出, 宜生便知道了, 作为沈承宣守孝期间犯戒案件的当事人,她也被大理寺的人询问过当年的事。

于是自然也发现了沈承宣案件的蹊跷之处。

这种陈年旧案,不说无人告发的情况下大理寺那帮人会不会出力,便是出力了, 因时间久远,难以查证,往往也无法快速结案。但沈承宣这事这般迅速, 很显然, 是有人在背后推动。

宜生有些迟疑地问了沈问秋:“是你么?”

沈问秋似乎没动机做这种事。虽然他不喜沈承宣, 对他倒霉或许乐见其成,但讨厌沈承宣的同时,他还把如今的沈家视作自己的责任。前些日子,他悉心寻找名师,就为了教导沈家的孩子们成器,沈家人有愿意脚踏实地自力更生的, 他也都尽力相帮。他心底里,是希望沈家能够重新振作的。

然而, 沈承宣和沈青叶的事一出, 沈家几乎成了京城最不堪的人家。

沈家人出门都被指指点点, 合家上下每个人,包括沈问秋自己,都被人拿出来嚼舌一番。还有老伯爷沈振英,有人提起他当年抛弃发妻娶新妻的事, 说他之所以子孙不肖,也是他自己当年造下的孽。

沈家遭此打击,想要洗白,恐怕没个一二十年都缓不过来,这还需要沈家子孙争气,若是被此时打击的一蹶不振,那沈家才真叫完了。

所以宜生才有些迟疑地问沈问秋,沈承宣案之所以如此顺利,是否有他在背后主导。

听宜生问,沈问秋摇头,又点头。

若说沈承宣这场灾祸的根源,倒的确是他,因为那记载着沈青叶出身**的案卷是他让人送到陆澹手上的。然而之后的发展,却不是他能控制也不能想到的了。

及至大理寺卿审理陆澹沈青叶一案,发现沈承宣有大不孝逆行,都是自然而然的发展,然而之后,却的确是有人在推动。

这个“人”,是罗钰,也是沈问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