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三章 谄媚之徒(1 / 2)

大明官 随轻风去 1861 字 21天前

方应物座船出了苏州府府城,向西进入运河,又折向北而去,当夜宿在八大钞关之一的浒墅关。

时值暮chun,正是南粮北运的季节,可以看到运河中有大批大批的满载运粮船,使得通行速度降低了许多。

国朝初年定下了粮长制,各地粮长负责将本粮区漕粮运送到京师。起先还好,从江南到南京没有多远,但自从永乐年间都城迁到北方,两三百里路程变成了两三千里,江南粮长们就彻底苦逼了,为此破家者不在少数。

到了宣宗章皇帝时,改了制度,在运河沿岸设置水次仓,粮长只需将漕粮运到指定水次仓即可,比如瓜州仓。

而南粮北运的主力变成了军士。宣宗皇帝下诏,用扬州卫、凤阳卫军户专司漕运,负责将漕粮运到京师,结果形成北军戍边、南军漕运的格局。

方应物谨慎怀疑,这两卫军户常年有组织xing的进行漕运,可能是ri后青帮的最早始源。

闲话不提,却说方应物次ri继续出发,再向西北便进入了常州府界,这也是个繁华去处。一般说起江南,一个就是苏州府,两个就是苏松,三个就是苏松常。

这时候的常州府可不是后来的常州市这么简单,还包括被分出去的无锡市。

常州府能具备与苏州、松江并称的资格,其经济实力当然不可小觑。此时天下财税,苏州府占一成,约两百多万石;松江府是苏州府的半数左右,是一百多万石;而常州府又恰好是松江府的半数,五六十万石。

放在苏州、松江旁边似乎不起眼,但五六十万石已经是除此之外全国最顶峰的数额了。

船只过了无锡县,这ri抵达常州府府城武进县。眼看天se将近黄昏,方应物便吩咐船家,就在府城南水门外靠岸歇宿。

在外面瞭望的王英钻进船舱,对方应物禀报道:“外面岸上好生热闹。”

方应物便透过舷窗,向远处岸边望去,果然看到岸上停了三顶轿子,除了轿夫之外还有一二十人聚在一起,看打扮好似胥役之流,而当中有一员纱帽青袍的官员煞是醒目。

显然这是一伙本地衙门里的人,当然仅这些还称不上热闹,关键是还有五六个唢呐手,站在岸边上拼命的吹吹打打。流利的曲调在码头上空回旋不去,将气氛烘托得很是喜庆。

兰姐儿读书虽多出门却少,看得莫名其妙,很天真的对夫君问道:“谁家娶媳妇娶到码头上来了?”

方应物哈哈大笑,“这哪是娶媳妇,必然是有高官过境,所以本地官员到码头上迎接来了。”

即兴抄袭了首小令讽刺道:“喇叭,唢呐,曲儿小,腔儿大。官船往来乱如麻,全仗你抬声价。军听了军愁,民听了民怕,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?眼见的吹翻了这家,吹伤了那家,只吹的水尽鹅飞罢!”

只听得兰姐抿嘴直笑,连声道夫君嘴巴太刁了。

方应物分析道:“不是我嘴刁,世风ri下说的就是这些。不过这次看来他们迎接的也不是什么大人物,否则必然满衙官员齐上阵了,不会只有一个在那里等候。多半是个拿着鸡毛当令箭的人到了,地方不得不应付而已。”

说话间,船只已经靠了岸,离那边衙门人群较远,免得自找麻烦。

王英和方应石两个随从连忙搬行李,兰姐儿提着细软包裹,而方应物先下了船。

他想找个本地人打听打听周围店家住处,正张望四顾时,却冷不丁瞥见那青袍官员小跑着朝着自己奔过来。

又近些时,方应物看清了他胸前的补子图案,是个正五品,这级别不算低了。

方应物很快便反应过来,在常州府府城,应该只有府衙第二把交椅府同知是正五品官衔,这人难道就是常州府的同知?

那疑似同知的官员快步来到方应物面前,“本官常州府同知邓涛,敢问当面的可是淳安方公子?”

方应物十分惊讶,难道自己已经闯出了如此名声,到了这从未来的陌生地方,也有人能认出自己并主动前来结识?而且还是个堂堂的五品官员。

带着一些小小的虚荣,方应物拱手行礼,口中答道:“在下正是淳安县学生员方应物,不知邓司马有何贵干?”

邓涛邓同知的脸面忽然如同chun雷绽放,堆满了笑容,“果然是方公子!本官在此盼望久矣,今ri特意前来迎候,终究还是让本官等到了。我常州府一切都已备好,方公子但且安心!”

方应物愕然不已,敢情码头上那三顶轿子,还有那吹吹打打的唢呐手,以及那一二十人的杂役队伍都是为迎接自己准备的?

方才在船上看到时,对此讽刺了一番,难道全都讽刺到自己头上了?真是言多必失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