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李煜的礼物(2 / 2)

逍遥侯 大司空 2901 字 16天前

刘炯乐滋滋的走了,李中易的心情,却久久难以平复。

经济规律这玩意,说起来长篇大论很容易,实际上,如果不是当家作主的掌权者,哪里又其中的艰难和辛苦?

就比如说,禁军放假这事吧,李中易已经注意到了,不可以一次放假太多的人数。

然而,放假的禁军依然打破了开封城脆弱的物资供应系统,促使物价出现了不小的涨幅。

这其中,最大的问题,其实是准现代化政府的治理需要,和抱残守缺的儒家思想之间的剧烈矛盾。

说白了,也就是小农思想,和工业思想,对於治理国家的本质性矛盾!

如今的文臣集团,尚未被李中易彻底驯服,大多数的政府机构实权,依然掌握在儒门弟子的手上。

然而,有些事情确实是急不来的,毕竟,经济基础依然还是小农社会的那一套,工业化的进程,连萌芽都算不上。

晚清时期,如果清廷不是急功近利的突然废除了科举,只怕还会苟延残喘一些时日!

废除了科举,看似符合政治正确的逻辑。实际上,等於是彻底堵死了全国几十万,甚至上百万儒门读书人的前途。

这么多儒门读书人,没了饭吃,没了事做,他们闹腾的能量,可谓是大得惊人!

就在李中易负手立於窗前,陷入到沉思之中的时候,南唐的李煜派人来了开封,并带来了丰厚的礼物。

李中易捏着礼物清单,不由开心的笑了,确实是异常丰厚的礼物。

钱一百万贯,粮食五十万石,更出奇的是,清单里居然还有绝代美人三名,而且还是一模一样的三胞胎。

“李延清,你说说看,李煜有何图谋?”李中易笑眯眯的望着警政寺卿李延清。

李延清哈着腰说:“禀皇上,南唐在开封城里一定派驻了很多细作。咱们禁军的大致动静,一定被细作们所察觉了,并快速传递回了洪州。”

李中易点了点头,笑道:“李煜知道朕喜女色,就投朕所好,居然找到了三胞姊妹,也难为他煞费了一番苦心啊。”

李延清不敢接这个话,只得硬着头皮装傻充楞,李中易再好色,那都是寡人之疾,臣下安敢多嘴多舌?

“既然走露了消息,那倒是可以缓一缓再出兵。不过,南唐潜伏在开封城里的细作,必须要想方设法的一网打尽。”李中易相信李延清的能力,不过,他也知道此事的的难度。

毕竟,李家军使用密码的事,对於南唐而言,已经不算是秘密了。

南唐那边也确实有能人,最近一段时间以来,缇骑司破获的南唐细作案中,已经发现他们使用了带密码的书信。

“回皇上的话,臣以为,为了防备各国的细作,在全国范围内,给每户编码的事宜,是否可以提前执行?”李延清觉得压力山大,毕竟,他是负责全国治安的主官,责任十分重大。

如今的开封城里,虽然各个街坊的实权,都已经归於转职的街正和里正。但是,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,始终存在严重的滞后性。

比如说,张三其实是南唐派来的细作,他到了开封之后,谎称是从扬州来的商人,这就很难查实了。

李中易曾经提点过李延清,完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,就近组建若干个管理户籍人口档案的部门。

其实,这就是设置路一级警政机构的必要性问题了。

把全国分成若干个“路”一级的行政区域,警政寺也随之成立分支机构,即路级警政厅。 然后,各个州县都把户籍人口的变动情况,汇总到路警政厅里边去。

路警政厅每天都要将人口流动的情况,利用急脚递,汇总到开封的警政寺里。同时,开封的警政寺,也可以反向查询,流动到开封或是各地的人口。

这其中,各地的路引制度,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控制作用。

强汉朝不禁止人口的迁徙,但是,人口的流向,也就是从哪里来,到哪里去,都需要有案可查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只要出现了人口流动的情况,大致就可以在半个月的时间内,查实每个流动人口的真实底细。

李延清分明是想扩权,李中易明知道他的心思,却没有说破。

毕竟,治安管理网格化,其实是李中易提出的新概念,李延清只是执行者罢了。

ps:现在是301票,超过了321张月票,至少加一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