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节(1 / 2)

世家子 清涴 3395 字 24天前

要顾淮之说,问题还是出在之前皇帝让承恩侯监视百官的事儿上。士族们自然是不用多说, 那骄傲都是刻在骨子里的。寒门子弟, 能混出头的, 也一个比一个傲气, 看看云州的冯克己和陆谙就知道了,这都还没进入政治中心呢, 就已经自视甚高到连顾玄这个前丞相都想踩一踩了,京城那帮寒门官员肯定也不逞多让, 哪能受得了这个气。

武将们就更不用多说了, 先前承恩侯那儿子擅杀平民充功的时候就败坏了一波武将的名声,后来皇帝还让承恩侯一家还监视人,这是恶心谁呢?

有点气性的都受不了这个委屈。

大多数人都没有祁东王和梁肃的勇气,敢直接称帝跟朝廷刚正面, 但却不妨碍他们偷偷给朝廷拖后腿啊。

同一件事情, 认真做和敷衍了事, 差别可就大了去了。

顾淮之都忍不住怀疑, 孙震和李福两位将军这次都没怎么认真打。

顾淮之一向是有什么猜测都跟顾玄说一说,在他心里,顾玄就是世上最牛逼的大佬,有什么不懂的就去问他,一准没问题。

这一次,顾玄的回答,让顾淮之心里又震惊了一波。

听了顾淮之的猜测后,顾玄淡淡看了他一眼,温声道:“你猜得到也没错,只不过,你还忽略了一点,陛下再怎么头疼,到底还占了个大义的名分。满朝文武一致决定撒手不管,你觉得合理吗?”

“那不是陛下干的事情太蠢,寒了大臣们的心了吗?”顾淮之不解,在他看来这理由没毛病,任谁被老板接二连三的羞辱,看到老板公司快倒闭了,肯定也会什么都不管站在一边看热闹。顾淮之代入一下自己,觉得自己可能还会来个痛打落水狗。但考虑到现在士大夫们的崇高品德,顾淮之还是默默把这一条给划掉了。

顾玄早就发现,他这个孙子哪里都好,就是有时候思考问题的方式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,好像天生没有对皇权的敬畏感,也无法理解别人对皇权的忠心。

这么想着,顾玄忍不住有点头疼,一边揉着太阳穴一边皱眉问顾淮之,“你就没觉得,朝中所有官员全都背叛陛下这件事,本身就不正常吗?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,更要忠于君王……”

顾玄的话还没说完,顾淮之立即露出一脸“你逗我呢”的表情,惊讶地看着他,支支吾吾了好半天才开口道:“咳……忠君……真要人人都忠君的话,那咱们现在还跟着赵使君干嘛?”

你都打算辅佐别人成立新政权了,现在还说为人臣者,忠诚是本分?怕是有毒。

这逻辑没毛病。顾玄险些给顾淮之噎死,半晌才道:“总有那么些死脑筋的人的,比如徐季陵,先帝对他有知遇之恩,所以哪怕现在龙椅上那位再怎么犯蠢,徐季陵也不可能置之不理,现在他都撒手不管,事情才不同寻常。”

哪怕在兴朝生活了快十三年,顾淮之的思维模式也更加贴近后世一些。在他看来,天下大势分分合合,都是中华民族自己内部在掐架,今天你登场,明天我把你打趴下自己上,后天再换人,最后全都走进社会主义。一个王朝对于他而言,更像是一个公司,这个公司待得不爽那就换一个,天经地义的事情,跳个槽怎么也不能跟背叛挂上钩。忠君爱国,国一直没变,但君的话,这个不靠谱就换另一个,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,那可是愚忠。

所以在顾淮之的思维中,徐季陵是聪明人,肯定会做出对自己更有利的选择,而不是跟着一个猪队长一条道走到黑。

祖孙两的思维差异,也就体现在这里。

经过顾玄这么一提醒,顾淮之才想起来现在最是提倡礼义廉耻和道义的时代,徐季陵的品行,就注定了他即便知道皇帝不靠谱不是个好领导,他也不会丢下皇帝不管。

那么问题来了,徐季陵为何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?

顾玄见顾淮之终于反应过来,紧皱的眉头松了开来,却还是有点不高兴,沉声道:“自己多动脑子想想。”

顾淮之心说徐季陵的想法自己哪里猜得透?他和徐季陵的交集,也就是当年顾家离京徐季陵前来为顾玄送行时顺带见过一面罢了,现在让他来猜徐季陵的心理活动,难度系数是不是太高了点?

不过顾淮之也知道,顾玄这是有意在锻炼他的思维模式,毕竟他和顾玄还是存在跨越千年时间的代沟,三观有时都不太一致,但想在兴朝成为大佬,必须按照顾玄的思维模式来才是正确的。

顾淮之低头沉思,理了理京中各家的人物关系,再尝试套用了一下顾玄的思考方式,想着他要是徐季陵,会是什么原因才能让他眼睁睁地看着皇帝自己挖坑埋自己。

想了很久,顾淮之也没琢磨出什么头绪来。最后,顾淮之还是求助般地看向顾玄,小声道:“阿公,要是你的话,你会怎么做啊?”

顾玄正在看书,顺口答道:“我自己就能做到。”

这话答得有点牛头不对马嘴,但顾淮之脑中却是灵光一闪,右手握拳敲在左手手掌上,激动道:“我知道了,是舅公!”

顾玄说的是他能做到,证明他代入的并不是徐季陵。那顾淮之就可以试着跳出徐季陵的身份来想问题:徐季陵的品行不变,不可能主动不管皇帝。那么,能说服他不管皇帝的那个人,会是谁?

结合顾玄刚刚所说的话,顾淮之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徐道宏,这位能力不输顾玄,又和皇帝有仇,进京后百官才出现这么齐心协力坑皇帝的局面,那应该就是他没得跑了。

顾玄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,欣慰地点头道:“你终于想明白了。”

顾淮之忍不住咋舌,简直想给他舅公跪下,这位大佬行动力也太强了,进京才多久,就搞了这么大的一件事情,妥妥的狼灭。

顾玄趁此机会又给顾淮之上了一课,“当年我曾对你说过,一将无能,累死千军。如今皇帝无能,其他人不想被他累死,所以才会想办法自救。不然的话,即便你舅公有天大的本事,也不能将他们全部说动。你要引以为戒,日后成了顾氏家主,千万不能犯和皇帝一样的错。”

顾淮之深深点头。

京城的情势对云州而言十分有利,赵冀想了想,召集幕僚们开了个会,商量是不是该给朝廷去封请战表,发兵支援孙震。

说实话,赵冀心里有点没底,梁肃的军队战绩彪悍,双方真要打起来,云州也要伤点元气。其他人也跟着发愁,打不打都伤元气,简直是个死亡命题。

倒是顾玄老神在在地看了赵冀一眼,意味深长地说道:“使君怕伤元气,梁肃同样也怕。”

或者说,梁肃更怕,好歹赵冀的云州没人攻打,幽州城门口可还有个孙震呢。

赵冀也不傻,一听顾玄这话就立即反应了过来,惊讶道:“先生这话的意思,是让我们做戏?”

顾玄点头,坦然地看着赵冀,“想来梁肃还会感谢你此次相助。”

这可真是个天才主意,赵冀顿时眼前一亮,一拍桌子对着冯克己笑道:“事不宜迟,我们先把请战表递上去。”

冯克己点头,提笔就开始替赵冀写了这封感人肺腑的请战表。

顾淮之得知这个消息后,整个人都是恍惚的,觉得他祖父真是能耐到了一定的境界了,这等鬼才主意都能想得出来。

这次出征,赵冀又把赵猛给带上了。顾淮之想着两人也有好几年的交情,收拾了一点礼物前去给赵猛送行。

十六岁的赵猛生得人高马大,一张国字脸颇具威严,看上去还挺像那么回事,深知他秉性的顾淮之却知道,这人完全是只长个子不长脑子的典型,内里还是憨憨,就是因为憨憨气质太过突出,这两年才被赵冀耳提面命要严肃点,就造成了赵猛现在这么一副不苟言笑的面瘫模样。

当然,赵猛的面瘫是对其他人的。见了顾淮之,赵猛立即露出了一个笑容,这个笑容一出,刚刚还在他脸上能看出来的威严气质顿时不见了踪影,只能看出浑身傻气。

顾淮之心下默默叹了口气,觉得赵猛这孩子,也怪愁人的。不过往好一点的方向想,他傻得这么突出,他日赵冀真的坐上了那个位置,看在他傻的份儿上,他那堆哥哥估计也不会特意针对他。

两人正说着话,赵冀正巧过来了,见了顾淮之,赵冀眼中露出了些许惊讶之色,而后笑道:“淮儿也在啊,许久未见,你又长高了不少。”

这几年赵冀十分忙,既要练兵又要处理一州的政务,还要和幕僚们商议一下大事。顾淮之又经常窝在家里,来刺史府也是找赵猛,并不踏足前院,算下来两人也有许久不曾见面,怪不得赵冀这回见到他还会感到惊讶。

顾淮之回了赵冀一个笑容,就听赵冀问道:“你是来为十二送行的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