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6节(1 / 2)

策行三国 庄不周 4096 字 1天前

孙策思索片刻,点了点头。“那这样吧,葛县长,麻烦你将许淳收监,许家的家产就充当军资。来人,立刻清查许家的产业,如果够用的话,其他各家的捐献就暂时放一放。许家既然是阳羡第一世家,我想实力应该不弱的。”

杨修领命,带着人去找许家的账簿,查验许家的粮仓。他对许家没什么好印象,办起这些事来一点心理负担也没有。当初听许淳夸耀土地众多时,他就很不爽,等着收拾这个兼并土地的豪强,现在如愿以偿,他干劲十足。

堂下众人也很高兴。抄没了许家,孙策荷包鼓了,就不要他们的捐献了,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。许家自作自受,活该倒霉,没理由拉着阳羡父老一起破财啊。刚才他帮着孙策强捐的时候肯定没想到这一刻吧,哈哈,真是报应。

孙策随即又向众人表示歉意,原本是一片祥和的上元节,结果闹成了这样,连累大家一夜没能休息,心中很是过意不去。他决定请大家吃朝食,朝食结束,估计统计结果也出来了,到时候就让大伙儿安安心心地回去。

众人又冷又饿,自然不会有人反对,纷纷表示同意,还有人大赞孙策宅心仁厚,是非分明。许淳听了,气得差点昏厥过去。墙倒众人推,这些人昨天还是他请来的贵客,现在看许家要倒了,翻脸不认人,转身又去吹捧孙策,当真是墙头草,随风倒,一点原则也没有。平时怎么没看出这些人的真面目呢,居然把他们当成至交,还请他们来赏灯猜谜,我真是瞎了眼。将来如果有机会翻身,一定要让这些人付出代价。

就在许家,由许家的厨妇庖丁,用许家的食材,准备了丰盛的早餐,院子里摆开了案几、坐席,众人各自入席,大快朵颐,热腾腾的粥下肚,浑身的血脉都暖和起来,情绪也渐渐高涨,有说有笑,七嘴八舌的发表着自己的看法。有人对许淳的做法表示不解,有人对孙策的克制表示赞赏,有人自承当初对孙策有些误会,以为孙策是个武夫,现在看来,这个观点完全不对。

王珍也在场,听到这些看似私语,实则有意让孙策听到的议论,再香的粥吃到嘴里也没了味道,勉强吃了半碗就放下了。虽然他如愿以偿,但许淳却栽了,孙策罚没许家产业,实力更强,他不知道许贡知道这个结果会是什么态度,心中很是忐忑。

许家已经放弃了抵抗,非常配合,将库房敞开,由杨修清点。杨修很快得出了初步结论,许家仅稻仓就有十个仓,有稻米五万石,库房里有钱四千多万,基本能满足孙策的近期需求。

孙策当场宣布,之前各家认捐的钱粮全部取消。

众人正中下怀,一片赞颂声不绝于耳。

孙策随即又提出一个请求。他本来想和许家做生意的,结果许家勾结山贼想坑他,烧掉了他四千多万的货,这生意自然是没法做了,只好拿许家的家产赔偿。现在有一个问题,他昨天晚上送了三千多万货到许家来,现在没办法处理,想请阳羡诸贤帮忙,把这些货消化掉。为了表示诚意,他愿意减价出售,保证接收了这些货的人有利可图,不会吃亏。

别说有利可图,就算是亏一点也没人敢反对。孙策刚刚免了他们那么多强捐,他们还不能帮孙策分忧?孙策话音刚落,便有人大声响应,你三百万,我一百万,片刻之间,就将孙策送到许家来的货抢购一空,并且派人立刻回家筹钱,一手交钱,一手交货。钱不到,人不走。

孙策感激不尽,满面笑容,连连拱手致意。

孙策让杨修、向朗去处理这些事,他将王珍引到堂上,还没说话,先叹了一口气。

“王郡丞,你看这件事,搞成这样,我都不知道怎么向许府君交待。对了,许府君不会和许淳都姓许,不会是同族吧?”

王珍笑容满面,摇摇头。“将军不必自责,这是许淳自作自受,将军仁至义尽,许府君绝不会对将军有意见。他们都姓许,也许祖上有什么关系,但现在绝对没关系。许府君是汝南人,和许子将倒是同族,只是远了点。对将军与许子将的恩怨,他略知一二,时常赞赏将军仁义呢。”

“是这样啊。”孙策如释重负,哈哈大笑。“那我就放心了。请王郡丞回报许府君,我明天就安排人进山打探情况,这次不把这些山贼连根拔起,还乡里太平,我绝不罢休。兵凶战凶,山贼狡猾,将来免不了请许府君、王郡丞帮忙,还请王郡丞在许府君面前多多美言。我备了一些薄礼,还请郡丞不要推辞。”

“不敢当,愿为将军效劳。计算时日,许府君应该快回来了,我马上就起程赶回吴县,向许府君转达将军的美意。”

两人相视而笑。

太阳出来了,金光灿烂,温暖的阳光照遍大地,阳羡城一片和谐。

第754章 替天行道

魏腾走进阳羡城,仰起头,看着城头随风飘摆的战旗,看着持矛扶刀而立,英气勃勃的将士,暗自叹了一口气。

他看不起许家,所以没有来参加昨晚的宴会,留在船上,只看到了船上起火,却没能亲眼目睹许家的一场大戏。一觉醒来,阳羡已经被孙策控制,他随众人一起到城里,看到城墙上突然多出来的将士,总有一种没睡醒,还在做梦的感觉。

他有一丝丝失落。这么大的行动,孙策没向他透露一个字。他只知道孙策要对许家下手,却不知道什么时候,又准备如何做。他就是个局外人,与孙策身边的那些年轻人格格不入,若即若离。沈友刚到孙策身边几天已经成为孙策心腹,全程参与了整个行动。他到孙策身边一个多月了,还是一个看客。

是我老了,还是这些少年太轻狂?细想起来,孙策身边年纪最大的都没超过三十岁,孙策本人连二十岁都没到,全是不知天高地厚、肆意妄为的年轻人。这些人心中没有忠义,功利心强,做事根本不计后果,只看到眼前这点利益。他们以为许家就是那座宅院里的人吗,他们以为打翻了许淳一家人就是掀翻了许家吗,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,根本不知道惹了多大的祸,激怒了多少人。

风雨欲来,我是不是该早点离开,免受池鱼之殃?反正我还没有会稽太守府任职,与孙策也没有任何君臣之义,这时候走,不算不义。

魏腾一边想着,一边缓缓走过街道。阳羡是县城,没有内外城之分,县寺与普通民宅混在一起,魏腾一路走来,看到不少百姓,开始还没在意,越往城里走,街上的人越多,而且神色兴奋,一边走一边呼朋引伴,像是发生了什么好事。

魏腾不解,拉住了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头。“老丈,你们这是去哪儿?”

老头跑得气喘吁吁,花白的胡子一翘一翘的,一边将魏腾推到一旁,一边说道:“小子,别挡道,县廷出了告示,要分地了,小老儿要赶过去领地呢。”

魏腾加快脚步,和老头并肩而行。他很快就发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老头跑得一点也不慢,跌跌撞撞的,随时都可能摔倒在地,他不得不伸手扶着。不过这样也有好处,老头态度好了很多,多说了几句。魏腾这才知道,阳羡县长一大早就派人全城通告,要悬赏抓拿山贼,从通风报信到应募作战,从召回家人到斩杀贼首,都有不同的赏格,少的赏钱,多的还能分地,比如抓住铜官山贼首陈败的赏格就是三百亩地。

江南地少,阳羡也不例外,号称三山二水五分田,比会稽好一些,但也好不到哪儿去。但阳羡依山傍水,土地肥沃,特殊的地理形势让阳羡土地的产量比其他地方高,良田的亩产高达六石,三百亩可不是一笔小数目,不仅一家人衣食无忧,还能跻身小富之家。

怪不得全城人都疯了,连这走路都成问题的老头都想去碰个运气。

魏腾扶着老头来到县寺前,这才发现县寺前已经人山人海,到处是兴奋莫名的人,水泄不通,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响成一片,就像一群鸭子,根本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。老头急得直跳脚,睁着一双老眼,到处寻找认识的人。魏腾没时间和他折腾,奋力挤开人群,来到县寺前。虽然只有几十步路,他却挤出一身臭汗,还被人踩了几脚,刚换的丝履都被踩脏了。

魏腾表明身份,进了县寺,来到中廷,孙策正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和县长葛生说话,旁边站着杨修、庞统等人,还有几个阳羡县吏。见魏腾进来,孙策停住了话题,将魏腾介绍给葛生。葛生倒是知道魏朗,连忙和魏腾见礼,表达仰慕之情。魏腾却没时间和葛生说话,他把孙策拉到一旁。

“将军要去铜官山平定山贼?”

“对啊。你进来的时候,没看到告示。”

“看到了,还有好多想立功领赏的人,我就想知道一点,你哪儿来的那么多赏钱和土地?”

孙策笑了,笑得意味深长,还有一丝调侃。“先生知道我把许家放倒了吗?”

“听说了。”

“那你知道许家有多少钱,有多少土地吗?”

魏腾看着孙策,心里升起一阵寒意。孙策说过要整治许家,他当时提醒孙策要小心许家背后的力量,尤其是山里的宗贼。现在孙策用许家的土地做悬赏,招募百姓征讨山贼,说明孙策早有计划,并非一时起意。宗贼在山里据险而守,但山里土地有限,他们需要靠山外的宗族豪强接济,否则就算不会立刻崩溃,也会遇到危机,生活水平会明显下降。孙策这么做,还真是直击要害,一下子抓住了宗贼的软肋。

“不算物品,现钱就有八千余万,三百五十七顷有余,阳羡最好的田有一半是许家的。三十亩田就能供一家五口安居乐业,三百亩换一个贼帅的首级,你说这一带有几个贼帅以后睡觉会不会害怕?”

魏腾的嘴角抽了抽,稀疏的胡须颤了颤。“将军睡觉会害怕吗?”

孙策眨眨眼睛,笑了起来。“先生是说有人悬赏取我的首级?嘿嘿,我求之不得啊。许淳想要我的命,结果被我要了命。如果还有谁想我的命,我欢迎他们来取,来一个,我就多几千亩地,用不了多久,这阳羡的土地兼并问题就全解决了。至于那些普通百姓,别说他们没这本事,就算有这本事也不会来取我的命吧?我这是替天行道,老天都要帮我,更何况这些百姓。”

魏腾一时无语,心里却又说不出的焦灼。他本能地反对孙策的做法,但他又没有合适的理由。儒家信奉重农抑商的政策,抑制土地兼并是一贯不变的理念,从西汉初年到现在,几百年前不知道有多少人主张抑禁土地兼并,但都没能取得效果,反而惹出了不少麻烦,眼睁睁地看着土地一天天的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上,大量的农民失去了土地,成为流民,或者依附豪强,成为豪强的私人部曲,朝廷的税赋一天天减少。

孙策也要解决土地兼并,用意是好的,但他的手段太暴戾了,和抢劫没什么区别,固然可以暂时解决一些问题,引发的矛盾却更大。他这是要和所有世家、豪强为敌,王莽就是这么干的,结果如何?他还是儒家支持的天子呢,一旦触及世家豪强的利益,立刻被弃如敝履,引发一场波及整个天下,持续十几年的大乱,白骨盈野,血流成河。

“将军,兹体事大,轻忽不得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