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1节(1 / 2)

策行三国 庄不周 3736 字 1天前

第913章 新榻上对

孙策微微颌首以示赞同,却没有说话。

鲁肃是实干派,没什么套话,而且咄咄逼人,开口便是争,没有一点礼义谦让之风。这倒也符合他的个性。榻上对时,他也是开门见山就否定了孙权所谓的桓文之功,直言汉室不可复兴,是一个标准的进取派,和老好人一点也不搭边。

“朝廷西迁,定都关中,有故秦之基业,有炎汉之道统,攻则不足,守则有余。关中四塞,益州富饶,若能兼而有之,则尽有西方地势之利。并州有匈奴,凉州有羌,若能抚之,既得弓马之劲,又补户口之缺,俨然一强秦也。只是朝中关东儒臣多,因循守旧,未必肯变夷为夏。天子年幼,威信不足,难掌权柄,必为大臣左右,纵有自强之心也不能随心所欲。以肃观之,少则十年,多则二十年,关中无力东出,出则必败。此将军之友也,可与盟好。”

“袁绍北奔,凭四世积威,势倾天下,巧取兖,豪夺冀,跨有大河,户口殷实。内有世家豪强支持,外有匈奴、乌桓、鲜卑之助,兼有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非唯将军不能与之争,即使朝廷也要避让三舍。此将军之劲敌也,不可不防。”

“公孙瓒、陶谦之流出身卑微,不得世家支持,又见识短浅,不能拔俊杰于寒门,唯能逞其私智,奋其蛮勇,据一州数郡之地,得意于一时,久则难以为继,终将为强者所并,此将军之徒也,可驱而用之。刘虞虽有宗室之名,奈何智术短浅,志大才疏,倒行逆施,败亡在即。贾诩、牛辅之徒本凉州之虎狼,寄居河东,既失根本,又有强敌在侧,苟延残喘,不足为虑。张燕黄巾余孽,乌合之众,可忽而不计。”

“将军以江东为根基,以荆豫为两翼,两面受敌。西进则以低取高,北上则以步敌骑,皆处于劣势,难进易退。将军父子出身寒微,非累世官宦之家,无门生故吏之助,江东户口又不能与中原相敌,可谓天时、地利、人和皆无。看似风卷残云,天下三分有其一,实则如居积薪,但有一丝疏忽,便是引火烧身。”

孙策默默地看着鲁肃,心中骇然。相比于与孙权榻上对的鲁肃,现在的鲁肃还没有走出东城,他对最近的形势了解得并不详细,甚至可能不知道曹操已经进入益州,所以只能从大势上进行分析。但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江东劣势,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,不容他不予以重视。

他已经占据了豫州和大半个荆州,也占据了扬州的大半。如果不出意外,豫章很快就可以入手,再给周瑜一年半载时间,荆州也可以全部入手。但这就是江东的极限了。向西,仰攻益州,千难万难。向北,进入中原地区,战马短缺的劣势会让他举步维艰。

这就是孙吴的极限,是地理形势决定的,不由人的意志为转移。他只不过提前到达了极限而已。相比于孙权受限于合肥,他可以走得更远一点,但再远也不会越过黄河。如果不能打破这个极限,接下来很难再保持迅速的扩张势头。

“如之奈何?”孙策向鲁肃请教。能看到江东劣势的人比比皆是,能不能有解决这个问题,才是区别普通人和高手的试金石。

“有甲乙两计,可供将军选择。”

孙策忍不住笑了。这些谋士都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么,不是上中下三策,就是甲乙两计。

“愿闻其详。”

“甲计,向朝廷称藩,画江自守,以观天下形势。袁绍虽有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但他亦有内忧。一是世家倾轧,派系林立,内耗在所难免。二是儒生迂阔,重文轻武,又重门阀,空谈道德,鄙视权谋,太平时自可雍容,乱世难免狼狈。三是袁绍年近半百,大局未定,又四面受敌,若十年内不能取得优势,其智谋、体力都会难以为继。此消彼长,朝廷与袁氏相争,逐鹿中原,将军也许有可趁之机。”

孙策点点头。这一计和榻上对相近,但有所缩减。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朝廷迁都关中,益州一旦落入朝廷手中,比刘璋割据益州更难攻取。

“那乙计呢?”

“兼并青徐,扼守泰山,让袁绍不能南下,以兖州为战场,再以青州为根基,跨有辽东,进而占据幽州。”鲁肃迎着孙策的目光,露出异样的兴奋。“一旦拥有了战马,将军就能和袁绍对峙于中原,时间拖得越长对将军越有利。若能在朝廷东出之前击败袁绍,将军或可问鼎天下。”

孙策眼神闪烁,半天没说话。鲁肃的乙计果然是个很激进的计策,而且难度不小,但细想起来,却不失为一个选择。即使以目前的技术条件而论,从青州去辽东并不是什么难事。取得战马,他就可以和袁绍决胜中原。在幽州开辟战场,他就可以牵制袁绍的精力。

“子敬倾向于哪一计?”

鲁肃无声地笑了起来,淡淡地说道:“不瞒将军,肃与成德刘子扬是朋友,他曾邀我去长安。”

孙策明白了。他如果用甲计,称藩朝廷,那鲁肃就不跟他玩了,去朝廷做官肯定要比藩镇做官有前途。眼下的朝廷可不是许都的傀儡朝廷,只要熬过这十几年时间,等老臣陆续故去,荀彧、刘晔等人掌握权力,再加上天子这个英主,朝廷还是有机会翻身的,至少可以割据一方。

要干,就干票大的。对鲁肃来说,他要的可不什么二千石,甚至不是三公九卿,他要的是坐镇一方,与天下英雄争锋,轰轰烈烈的干一场,建功立业,青史留名。

孙策嘴角微挑,似笑非笑地看着鲁肃。“太史慈精通骑战,曾在辽东生活数年。他是一个去辽东的合适人选。如此一来,我缺一个能坐镇青徐,扼袁绍之喉的人,不知子敬肯否屈就?”

鲁肃摇摇头,一本正经地说道:“将军错爱,肃愧不敢当。以肃之浅薄,做个泰山太守就已经难荷重任了,安敢受青徐之任。”

孙策大笑。按照鲁肃规划的战略,泰山就是一个锚点,是进攻冀州,镇守青州的要害之处,又是五岳之首,做泰山太守等于坐镇青徐。

“子敬放心,我不会强人之难,拔苗助长对子敬有害无益。不如这样吧,我麾下新练的子弟兵还缺几个校尉,如果子敬愿意,就暂时委屈一段时间,领两千人试试手,如何?”

鲁肃心满意足,离席而拜。“愿为将军效劳。”

第914章 转战徐州

君臣名份已定,孙策随即向鲁肃转述了当前的最新形势。

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当然是袁绍派刘和等人袭扰豫州,胡骑引起了不少反对的声音,但汝南世家心向袁绍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。孙策想重创这些胡骑,展示力量,有激化冲突的可能。虽说已经定计,担心还是有的。

鲁肃不以为然。他说,乌桓人也好,鲜卑人也罢,早就是大汉骑兵的重要来源,从前朝的八校到如今的五校,胡骑一直是北军的组成部分。袁术做过长水校尉,长水营的骑兵全是胡人。将来抢占幽州,组建骑兵的主体必然是胡人,夷夏之辨这种事当作舆论来攻击对手可以,却不能当真。

至于会不会和袁绍冲突加剧,鲁肃觉得有可能,但他还是倾向于支持乙计。他认为到了这一步,就算孙策想示弱也没用,除非你将豫州甚至庐江、九江二郡拱手相让,袁绍也许暂时会缓一缓,先取公孙瓒,解决后顾之忧,但他迟早还会卷土重来,到时候连个牵制袁绍的人都没有,情况更糟糕。

既然如此,不如以攻代守,将战线推到睢水以北,在兖州、青州一带作战,与公孙瓒结盟,夹击袁绍,让他顾此失彼。幽州贫瘠,公孙瓒有求于人,迟早会向孙策求援,也许会同意孙策的势力进入幽州。

得到鲁肃的支持,孙策又多了几分信心。

鲁肃没有浪费时间。他迅速处理了家务,从部曲中挑出三百精锐充任亲卫营。他的父亲早亡,家里只有祖母和母亲。第二天一早,鲁肃就带着孙策去拜见她们。孙策年轻英俊,又少年成名,为人又客气,礼节周到,鲁肃的祖母和母亲都非常喜欢他,支持鲁肃跟着孙策。

孙策向鲁肃提议,淮泗一带不太平,不如护送她们去吴会。距离也近,送到牛渚或者广陵,交给陈到、沈友就行,到了吴会,虞翻、蔡瑁会安排一切,不用鲁肃太费心。

鲁肃很爽快的答应了。孙策答应了他方面之任,他迟早要将家人送到吴会,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。

吃完早饭,鲁肃随孙策踏上征程。

……

薄姑陂。

刘和等人在陂侧扎营。离开汝南之后,他们吸取了教训,尽可能的约束部下,不准他们掳掠。进入下邳国后,虽然也有一些反对之声,却没有遇到拒门不纳的事,一路上有吃有喝,非常惬意。

陈瑀赶来迎接,设宴为刘和等人接风。他与淳于琼是旧相识,到袁绍出奔时才分别。一晃几年,再次见面,两人变化都很大。相比之下,还是赋闲的陈瑀好一些。陈家有产业,即使不用做官,他也可以过得很自在。淳于琼却差多了,举家迁到冀州,没有产业支持,日子过得有点紧。虽然开了一个纸坊,但生意不怎么好,质量不如南阳纸,价格又偏高,只能做官府生意,销量有限。

若非如此,他也不会接受这次任务,和两个后辈一起出征。

两人很快就找到了共同语言。陈瑀问起孙策的行踪。淳于琼还不知道孙策已经追来,只知道他还在庐江,便大肆吹嘘了一通,说孙策色厉内荏,不敢迎战。陈瑀心里憋了几年的怨气终于得到了宣泄的机会,和淳于琼一起大骂孙策欺善怕恶,只会耍诡计,真正上了战场就原形毕露,不堪一击。

淳于琼问起徐州的情况。陈瑀说,陶谦正在琅琊与北海、齐国的边境处交战,具体位置不明,也许已经进入泰山。徐州人不是很关心这些事,他们不想支持陶谦作战,反倒做好了迎接袁熙的准备,只是陶谦手段狠厉,即使前方战事吃紧,他还是在郯县留了相当的兵力,随时准备镇压,负责下邳的则是笮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