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8节(1 / 2)

策行三国 庄不周 3511 字 1天前

见孙策派出谢广隆任务,剩下义从步骑们开始检检查装备。从任城经过本身就有风险,战斗是大概率的事,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心理准备,此时也没有太多的意外,表现得非常淡定。

但孙策心里却一点也不淡定。战场上的事可大可小,这有可能只是一场遭遇,也可能是一个预谋已久的伏击,他不敢抱任何侥幸,必须做最坏的打算。与计划相比,耽误了一天时间,但这并不重要,袁谭、辛毗如果想伏击他,只要两天时间就足够安排好一切。

郭嘉早就估计到了这个可能,出发之前就商定了接应的办法。按照计划,郭嘉应该就在前面不远,只是为了隐蔽起见,兵力不会太多,只是一些游骑,主力会离得远一些,赶到战场需要一点时间。

所以他要等一等。时间不会太长,但风险却一点也不小。袁谭、辛毗想取他性命的欲望很强,如果派兵伏击他,绝对不会派千把人敷衍了事,必然是重兵围困,务必万无一失。强弩、绊马索都是必备的,甚至挖些暗坑也不是不可能。派谢广隆去就是因为他对这些手法最熟悉。黄巾军空有一腔热血,装备、训练都很一般,能活下来的都是人精,谢广隆更是其中的翘楚,又精又阴,生存经验丰富,处理这种情况比谁都在行。

孙策不需要考虑侦察的事,他的任务是根据侦察的结果揣摩袁谭会如何安排。前面有伏击不意外,后面出现骑兵就不太正常了。看起来似乎前堵后截,两面夹击,成功率更高,但这无疑也暴露了作战意图,让伏击的突袭性大大降低,不符合用兵常识。

以辛毗的智商,似乎不应该如此拙劣。正面作战对他更有利,就算打不过,突围还是绰绰有余的。对袁谭而言,伏击的成功率更高,如果隐蔽得好,等他进入伏击圈,一轮齐射就能让他伤亡惨重,甚至可能要了他的命。

难道是我想多了,这根本不是袁谭、辛毗事先安排的?

孙策跳下备马,将战马背上的行囊转移到备马身上。因为路程比较短,他只带了人马三天的粮食,人是两斗米,马是两石豆,再加上一些充当饮用水的淡酒,加起来也就是七八十斤重,行军时都放在战马背上,人披甲携兵,骑备马,一是减轻战马的负担,保存体力,一是防止意外交锋时手无寸铁。

不用吩咐,义从步骑六百余人都在做相同的动作。只是武猛、武卫两营的义从步骑要披重铠,准备步卒用的大盾,做好强行突破的准备。义从步骑都配备了小巧坚固的圆形钢盾,武猛、武卫还配备了一定数量防护面积更大的方形大盾。当需要步战突破时,这些大盾比圆形钢盾更实用。

过了一会儿,又有骑士来报,身后出现了大批的骑兵,但这些骑兵并没有发起冲锋,反而下了马,在路边立阵。他们人很多,总数有四五千,配备了很多强弩。

果然是财大气粗啊。孙策感慨了一番,虽然没骑兵,却能集结四五千匹马代步,袁家四世三公的招牌果然不是白给的,笮融和他们一比,寒酸相怎么也掩饰不住。当然,自己更寒酸,连三千匹都凑不出来,只能靠抢。

四五千匹马,这是一笔很丰厚的战利品。

马超带着几个骑士在后面监视,每隔一段时间就派一个骑士来报告。对方截住了退路,立好了阵势,却没有发起立刻攻击,似乎在等什么。

孙策轻笑一声。他知道他们在等什么。南侧就是任城和袁谭的大营,北侧是大片的沼泽地,最近下了好几场雨,原本能走的地方现在都成了未知之地。他要么向东,要么向西,东面已经被堵住了,他只能往西面去。西面是伏击圈,阵地肯定会比这个刚刚建立的阵地坚固,所以这些人只要截断他的退路就行了,不需要冒险发起强攻。

又过了一会儿,随谢广隆去侦察的骑士回来了。虽然他们什么也没看到,但谢广隆凭经验判断,前面有伏击的阵地。他和另一个骑士向前去了,设法与接应的骑兵取得联系,请孙策耐心等一等。

孙策松了一口气。

……

“使君,长史,孙策停下了。”

“停下了?”袁谭和辛毗互相看了看,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。斥候喘了一口气,解释了一下。孙策离预守的伏击阵地不到两里,但他没有继续前进,似乎发现了什么,派了骑士去前面打探。

辛毗眉心微蹙,沉吟良久,笑了一声:“孙策的直觉很好,他应该是闻到了危险的味道,没有一头闯进去伏击圈。不过就算他发现了也无济于事,前后共有一万精锐、六千张强弩等着他,不管他是前进还是后退,都是死路一条。”

袁谭点点头。“他倒是沉得住气,被人断了后路,居然没有第一时间加速逃离,反而停下来了。”

“他自负武勇,当然不会像普通人那样忙于逃命。”辛毗歪了歪嘴。“或许,他还在等朱桓接应他。”

“朱桓会从亢父赶来?”

“应该会。孙策被围,他们不能不救。”辛毗快步走到地图前,拿起朱砂笔,在地图上画了一道弧。“使君,孙策已然入彀,除非他真的肋生双翅,否则绝无逃脱的可能,我们可以部署第二重陷阱,伏击朱桓。亢父到此三十里左右,急行军要一个时辰。我们有地主之利,有充足的时间为朱桓准备一个陷阱。等他急行三十里至此,正好一网打尽。”

看着辛毗充满自信的笑容,袁谭也喜不自胜,一口答应。

“好,就依佐治。”

第1016章 郭嘉排兵

郭嘉背着手,沿着城墙慢慢地走着。

朱桓紧随其后,不时地看郭嘉一眼。虽然对汝颍多奇士这句话不以为然,他却知道郭嘉的身份非同小可,孙策对他的信任超过任何人。他已经超越了心腹这个概念,更像是孙策的另一个分身。每当孙策有紧急行动时,郭嘉就会接过兵权,代替孙策指挥亲卫步骑。

除了孙策的父亲孙坚之外,只有郭嘉有如此资格。

“祭酒,你是担心将军吗?”朱桓问道。

郭嘉斜睨了朱桓一眼,含糊的嗯了一声,却不置可否。朱桓眨巴着眼睛,不知道郭嘉是什么意思。过了一会儿,郭嘉又说道:“休穆,如果你是袁谭,你会先取征东将军,是先取讨逆将军?”

朱桓挠挠头,认真思考了一会。“征东将军是正,讨逆将军是奇。从难易程度而言,当然是先取征东将军方便。但是从主次而言,讨逆将军是主,征东将军是辅,杀人必斩其首,当然是先取讨逆将军。如果是我,我会佯取征东将军,实则将重兵留在手中,等讨逆将军入彀。”

郭嘉笑着点点头,又道:“如果袁谭这么做,我们该怎么破?”

“这……”朱桓好半天没说话。这种甲乙说是最考验人的,就像自己和自己下棋一样。他刚才的计划自然是他觉得最妥善的计划,现在郭嘉要让他自己破,又岂是那么容易破的。他等了好一会,才不太自信的说道:“引而不发,等待战机。”

“什么战机?”

“袁谭与征东将军对峙,出现疏忽。”

“如果没有疏忽呢?”

“那就继续等,反正不能让袁谭抓住机会。”

郭嘉嘴角微微挑起,露出狡黠的笑容。“那好,如果我们用你的计划,袁谭该怎么应付才能取胜?”

一看郭嘉那笑容,朱桓就知道大事不好。听完郭嘉的话,他几乎崩溃了。“祭酒,你别考我了,我真想不出来。我的棋艺不行,自弈这样的事更不敢想。”

“休穆,你要想成为名将,就不能怕难。”郭嘉转身看着东方的地平线。“你不把自己逼到极限,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潜力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,登泰山而小天下,你向上的每一步攀登都是值得的,付出越多,收获越大。”

朱桓点了点头,眼神变得凝重起来。他挺直了身躯,抬起头,向东看去。那里有东山,那里还有泰山,那里还有互相揣摩,绞尽脑汁想诱对方犯错的孙坚、孙策和袁谭。这是一场心智与体力的较量,每一步都蕴含生死。与他们付出的心血相比,自己守住亢父的战绩又能算得了什么?

朱桓沉默了很久,反复思考双方的可能,最后说道:“如果我是袁谭,我会重兵围困征东将军,不分昼夜的攻打,逼讨逆将军入彀。”

郭嘉欣慰地点点头。“一个等字,一个逼字,休穆,你又向上攀了一层。兵法有云:致人而不致于人,在战场上,任何时候都要让对方跟着你的步伐走,而不能跟着对方的步伐。你若欲守,就要让对方不得不攻。你若欲攻,就要让对方不得不守。”

朱桓感激莫名,躬身而拜。“多谢祭酒指点。”

郭嘉摆摆手,静静地看着远处。有一名骑士正飞奔而来。朱桓也看到了,闭上了嘴巴,静静地等着。过了一会儿,骑士奔到城下,大声报上姓名,正是孙策身边的十三名骑士之一。朱桓不敢怠慢,立刻让人打开城门,放下吊桥。骑士飞奔入城,一进城门就翻身下马,快步上了城头,来到郭嘉面前,躬身施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