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7节(1 / 2)

策行三国 庄不周 3425 字 1天前

荀爽和李膺有什么关系?他是李膺的崇拜者,年轻时得到李膺的提携。他二十出头的时候,李膺已经名闻天下,得到他的接待被称为登龙门。荀爽不仅得到了李膺的接待,而且有机会为李膺驾车,一举成名。

李膺如此善待荀爽,和荀爽的父亲荀淑有关,李膺以荀淑的弟子自居,提携荀爽是意料之中的事。更何况荀爽也的确有才,他是弟兄八人中学问最好的一个,有“荀氏八龙,慈明无双”的美誉。

荀爽和何颙是什么关系?荀爽在长安时谋划行刺董卓,何颙就是参与者之一,另一个人就是荀爽器重的从孙荀攸。荀爽意外逝世,何颙继承他的遗志,继续与荀攸谋划,准备刺杀董卓,只是意外未成。何颙与荀爽关系密切。历史上,他死于长安,后来荀彧为尚书令,将他与荀爽一起迎回颍川,重新安葬,何颙就葬在荀爽的旁边。荀攸与何颙关系这么好,渊源就来自荀爽。

荀爽与袁家有什么关系?袁术的父亲袁逢曾举荀爽为有道,荀爽没有应征,但袁逢死后,荀爽以故吏身份为他守丧,制服三年。举荀爽出仕的人很多,但得到荀爽承认为举主的人只有袁逢。原因可能并不在袁逢本人,而是袁绍。袁绍是李膺的女婿,而袁逢又是袁绍的生父,荀爽为袁逢制服是给袁绍面子,和袁逢其实没什么关系。

袁权说成袁家,只不过是含糊其辞,照顾亡父袁术的面子。对袁术来说,这无疑是一件很丢脸的事。他对何颙的态度足以说明这一点,何颙对袁绍极为推崇,对袁术却连看都不愿看一眼。

荀爽、何颙的眼里根本没有袁家,他们看中的是袁绍这个李膺女婿的身份,对他们来说,能够继承这一点的只有李氏所生的袁谭、袁熙,而袁谭作为嫡长子更是不二人选。

郭嘉呷了一口茶,拿起一颗鲜果,放在嘴里慢慢的嚼着。“李膺在党人中的威望无人能及,张俭之流不能望其项背。张俭闭门谢客,与其说是看破世事,不如说是有自知之明,知道他在党人中的影响力不及何颙。岂止是张俭,在对党人的影响上,就连袁绍也不敢掉以轻心。他讨厌何颙,却不能对何颙不敬,只能敬鬼神而远之。若是他与何颙决裂,那党人内部必然产生分歧。”

袁权说道:“既然如此,何不将何伯求争取过来,让他为将军效力?”

郭嘉摇摇头。“何伯求老了,积习难改,由他行刺将军便可知一二。他难道不知道将军的武功,难道不知道他自己已经近过六旬,不复当年?他都知道,只是如此行事了一辈子,让他向将军低头,还不如相信大河会倒流来得容易一些。”

“若是杀了,岂不是与天下党人为敌?”

“何颙死了,还有袁谭啊。”郭嘉笑笑。“袁谭是李膺的外孙,他比何颙更有资格继承李膺的遗产,而且他年轻,更容易接受现实。当然,夫人担心的也并非没有道理,何颙要杀,但不能随便杀,要杀得让人心服口服,找不到毛病。事后还要再做一些补救,让党人们体谅将军的难处。”

袁权思索良久,没有再说话。

孙策说道:“那要怎么杀?”

“不急,先关着。”郭嘉顿了顿,又道:“安排武卫营单独关押何颙、袁谭。许褚对付游侠儿有经验,消息一旦传出去,想来救何颙的人肯定不会少。将军,你也要加强戒备,别被人钻了空子。游侠儿中擅长行刺的人很多,可不是每个人都像何颙一样没有自知之明。”

孙策点点头,同意郭嘉的看法。

……

长沙。

周瑜下了马,用马鞭拍了拍战甲,意态从容。

荀攸走了过去,站在他的身边。一排甲士围了过来,一个个身材剽悍,杀气腾腾,让人不寒而栗。

站在太守府门前的掾吏们不敢怠慢,纷纷上前行礼,自报家门。周瑜一一点头致意,当功曹桓阶走到他面前,报上姓名时,他笑了一声:“足下便是桓阶桓伯绪?”

桓阶拱手施礼。“正是在下。”

周瑜上下打量了桓阶两眼,轻声笑了起来。“不愧是两位孙将军都相中的人才,果然与众不同。桓君,我初临长沙,人生地疏,还望桓君多多襄助啊。”

桓阶很意外。“两位孙将军?”

“一位是你们长沙郡的故府君征东将军,一位是他的长子讨逆将军。我来长沙之前,两位孙将军分别拟了一个名单,你桓伯绪都在其中。”

桓阶很惊讶。孙坚做长沙太守时,曾举他为孝廉,对他的器重不用多说。孙策也如此器重他,那就有些奇怪了。听周瑜这口气,似乎孙策所拟的名单和孙坚所拟的名单还不太一样,显然他的消息来源并不是孙坚。那孙策又是如何知道他这个人的?

桓阶虽然心中疑惑,却不好直接问,只好客套了一番,先站在一旁。只是有了这么一层关系,他便显得与众不同了一些,昔日的同僚都投过或艳羡或嫉妒的目光。桓阶既骄傲,又有些不安,主动站在一旁,为周瑜介绍这些长沙太守府的掾吏和本地豪强。他不知道周瑜手里的两份名单上究竟有哪些人,为避免同僚内部隔阂,索性一并介绍,不分彼此。

周瑜正中下怀,不动声色地看了荀攸一眼。他哪有什么名单,这都是荀攸的主意。一见面就把桓阶捧到一个与众不同的位置,让桓阶主动为他效力。

荀攸面无表情地站在周瑜身后,恍若未闻。这时,远处传来一声马嘶,打破了平静,荀攸抬起头,瞅了一眼,不禁心中一惊。他连忙和周瑜打了个招呼,匆匆迎了上去。马车刚刚停下,辛毗就从马车上跳了下来,腿一软,差点摔在地上。荀攸连忙伸手扶住。

“佐治,你怎么来了?”

辛毗扶着荀攸的手臂,勉强站了起来。他咽了口唾沫,艰难的说道:“公达,出大事了。”

第1068章 盈则亏

荀攸错愕,但只是片刻之间,他就恢复了平静。

“是伯求先生出事了吗?”

辛毗很惊讶。“公达,你能未卜先知吗?”

“你也信未卜先知这种事?”荀攸轻笑一声:“既是伯求先生,你就不用担心了。周将军刚刚拿下长沙,事情很多,你暂时在这里住下,等我忙完公务,再与你慢慢细谈。”见辛毗眼神狐疑,荀攸又道:“放心吧,孙将军如果想杀他,不会留到现在的,这肯定是伯求先生积习难改,送上门去了。”

辛毗咧了咧咧,摇摇头。“公达,我甘拜下风,自愧不如。早知如此,我就不用这么辛苦的赶来了。”

荀攸打量了辛毗片刻,上前一步,身体微倾,附在辛毗耳边,轻声说道:“虽说旁观者清,但局内人也有局内人的优势,有些消息却只有局内人才知道,非旁观者可比。佐治,你兄长已经去了长安,如果不意外的话,他很快就会去益州。”

辛毗眉毛微耸,随即恢复了平静,默默地点了点头。荀攸引着他,来到周瑜身边。周瑜转身看了过来,面带微笑,各煦如春风,看得辛毗心中莫名一暖,连日来绷紧的神经松驰了几分。

“将军,这位是颍川阳翟辛毗辛佐治。”

“久仰,久仰。”周瑜拱手施礼。“庐江周瑜,敢问辛君安好。”

辛毗连忙还礼。“颍川辛毗,见过周将军。”

一旁的桓阶等人见周瑜如此郑重的与辛毗见礼,大感惊讶。礼节不同,代表着对方在周瑜心目中的地位不同,如此慎重,必非等闲之辈。桓阶离得最近,又一直竖着耳朵听,稍一思索就明白了辛毗是何许人也。等周瑜与辛毗见礼毕,他立刻赶了过来。

“敢问足下可是与陈长文、赵伯然、杜子绪并称颍川四俊的辛君佐治?”

辛毗很惊讶。“不想区区贱名竟能传到江南,惭愧,惭愧,在下正是辛毗。敢问足下高姓大名。”

“在下临湘人桓阶,字伯绪。”

辛毗略作思索。“莫不是三年前因父丧弃官的尚书郎桓阶?”

桓阶笑了。“正是在下。”

两个人几句话一说就知道对方是同道中人,立刻亲近了几分。周瑜在一旁看着,面带微笑,不急不躁。等他们说完,这才热情的邀请辛毗一起入府。进了府,来到堂上,分宾主落座,周瑜当仁不让的坐了主席,荀攸坐在他左手侧,辛毗挨着荀攸坐下,桓阶等人坐在右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