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5节(1 / 2)

策行三国 庄不周 3635 字 1天前

“说那些干什么。”黄承彦拍拍蔡珏的肩膀。“将来有了外孙,挑一个改姓黄,一样的。”

蔡珏欲言又止。

……

孙策面前摆着一份名单,是昨晚到现在出入蔡洲的人以及前后的变化。变化很明显,在蔡讽离开大营,返回蔡洲后,依然和蔡讽保持联络的人只剩下三分之一,大概有七八人。

张纮、郭嘉坐在对面,默不作声地看着孙策。名单是郭嘉送来的,张纮看过了,脸上没什么表情,心里怎么想的,谁也猜不透。

“果然是墙头草,随风倒啊。”孙策轻叩案几,冷笑一声:“这些人现在是不是去庞家了?士元有得忙了。奉孝,从军谋处调几个人去帮忙,别把士元累坏了,耽误了洞房。”

“不仅是庞家,还有洄湖。”郭嘉轻挥羽扇。“那些人眼尖得很,杨仪一露面,他们就能嗅出味道。将军明天去洄湖,会看到很多似曾相识的面孔。”

“那些人认不认识不重要。查查这里面有没有朝廷或者益州的人,如果仅仅是襄阳本地人,掀不起什么风浪,可若是有人推波助澜,我们就不能不防了。先生,你在明,掌控大局,奉孝在暗,掌控细节,和朝廷斗一场。”

“喏。”张纮躬身应诺。

“荀彧那边有什么消息?”孙策笑道:“他与你有赌约,现在落了下风,应该不会安份守己吧?先生,人逼急了可是什么都干得出来,你千万别把荀彧当成拘泥之辈。”

张纮笑了,深有同感的点点头。他坐镇南阳,对关中的情况一直很关注,荀彧这几年的所作所为,他都看在眼里,对荀彧的转变,他甚至比孙策还有感触。别的不说,荀彧会迎娶弘农王妃就让他非常惊讶。

“将军放心,我必全力以赴。不过,我现在就有一个不仅拘泥,而且近乎迂腐的建议,如梗在喉,不敢不言,还望将军与奉孝三思。”

孙策诧异地看着张纮,又看了一眼郭嘉。听张纮这意思,似乎想对益州方略有些意见。至于他是针对益州方略本身,还是针对郭嘉想扩大细作规模,就不太好说了。当着郭嘉的面,却没有其他人在场,应该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。

郭嘉也很惊讶,但他随即反应过来,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。“子纲先生,不妨直言。”

“奉孝,我想问你,对将军而言,当务之急是什么?是益州吗?”

郭嘉眨眨眼睛。“以先生之见呢?”

“是天命。”

孙策心中一动。“天命?”

张纮郑重地点点头。“没错,是天命。我知道,将军不信天命,将军更愿意相信民意。不过民意和天命一样捉摸不定,有时候甚至比天命难以捉摸。天命玄远,尚有三统五行可以揣摩。民意有何可据?屯田之民是民,世家豪强难道就不是民?”

郭嘉笑了,刚准备说话,孙策摇了摇头,示意他不要急着辩解,先听听张纮的意见再说。他相信张纮的品德,他不是那种收了襄阳世家好处,要为襄阳世家说好话的人。

张纮再拜,接着说道:“将军兴工商,减赋锐,建讲武、木学、本草诸堂为民求利,于乱世之中建一方乐土,推行教育以开民智,移风易俗,此乃将军之仁心,无上之功德。关中、河南百姓襁负而至,如百川之归大海。如果能持之以恒,不出一世,天下太平,必是千秋功业。”

“但一世功业尚且不易,更何况是千秋功业。移风易俗绝不是一蹴可就的事,襄阳是将军初战之地,蔡家是将军初兴之商,如今都遇到了问题,他处又岂能例外?蔡家利欲薰心,襄阳世家见利忘义,将军杀了他们就能解决问题吗?”

郭嘉忍不住问道:“这和天命有什么关系?”

“当然有关系。因为他们依附将军并非出于天命,而是为了利,将军以利诱之,他们以利附之。利之于人,岂有足时?譬如蔡家,数年间产业数倍,他们为何还不满足?贪心不足,巴蛇吞象。今日将军可以夺走蔡家产业,扶持庞家、杨家,庞家、杨家就一定能吸取教训,恪守道义吗?将军要召杜畿来清查襄阳世家,固然是为长治久安,均衡发展,可是其他人会相信吗?他们会不会以为将军是无力还债,掠夺民财。既然连蔡家都可以这么做,其他人又岂能心安?”

郭嘉脸色微变,有些气短。“谣言止于智者。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!”

“没错,谣言止于智者,可是天下有多少智者?这的确是欲加之罪,可是有人信。将军高瞻远瞩,为万民求福祉,为天下求太平,可是他不信,你能奈何?就算你写再多文章,人手一纸,他就能信吗?如果此时发生战事,将军再向他们借贷,他们还肯借吗?如果不肯借,将军是杀人劫财,坐实他们的猜忌,还是放弃既有州郡,退守江东?”

第1612章 安内为先

孙策眉心紧蹙。他明白张纮的担心是什么,而且知道张纮的担心不是杞人忧天,肯定是听到了风声,所以明知会被当作迂腐,还是要秉忠直言。

改革者为什么大多不得善终?事后反思,改革者的初衷大多是好的,措施也未必全是纸上谈兵,但最后大多失败了,不仅被动了奶酷的既得利益集团反对,就连从改革中受益的百姓都反对。

原因很简单,舆论掌握在既得利益集团手中,而普通百姓大多是乌合之众,他们是被舆论裹胁的人,而不是主导舆论的人,即使有几个理性者也很难有机会发声。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,还有人性。君不见科学技术昌明的二十一世纪人手一机,获取信息的渠道无比通畅,朋友圈却成了谣言的集散地。

印书坊能够印行公文又如何,公文能贴到每一里的里门上又如何?冷冰冰的纸能比得上活生生的人吗?他推行教育,扩大郡学、幼稚园的招生,可是一来这些人相对于整个人口来说还是杯水车薪,二来这些人还没有在基层扎根,真正的基层官吏还在世家豪强的掌握之中。公文是发下去了,他们如何宣扬的,谁能保证?

蔡家贪得无厌,庞家、杨家就一定能恪守底线?他让杜畿来查蔡家,不想给人留下因为蔡讽没来迎接就打击报复的印象,但别人怎么看,谁能保证?阴谋论从来不缺市场。这些人表面上不说什么,背地里究竟怎么想,谁也把握不了。能够冷眼旁观都是客气的,以讹传讹,甚至故意造谣抹黑在所难免。也许没有人会跳出来反抗,但相互之间没有信任可言,消极抵抗在所难免。

这时候对外扩张,大量军费如何筹集,是增赋还是借贷?如果借不到,是不是要强取?不管哪一样,都和杀鸡取卵差不多。一旦发生这种事,他苦心精营的一切都会付诸东流。攘外必先安内,内部不安,对外扩张就是赌博,不管前面赢了多少,只要输一回,就有可能输得一无所有。

孙策看着张纮,浅笑道:“依先生的意思,我该怎么做?”

“守边安内,稳定形势,继续推行新政。”

孙策向前挪了挪。“先生详言之。”

“四年前,将军在襄阳开始兴工商,新政由此起见。蔡家是将军扶持的第一个榜样。如今蔡家唯利是图,不仅不支持将军,反而为了一己私利,垄断印书坊牟取暴利,置将军开民智的本意于不顾。将军予以打击是必要的,派杜畿来查而不是简单的付诸杀戮也是英明之举。但这么做还不足以消除疑虑,且不论庞家、杨家会不会继蔡家后尘,仅他们两家与将军的关系就足以让人怀疑将军的公正。”

孙策想了想,苦笑。“先生所言甚是,瓜田李下,我有点弄巧成拙了。”

“亡羊补牢,犹未晚也。”张纮说道:“将军明日去洄湖,后天去庞家,这都是与襄阳世家正常的交往,只要不涉及利益,心中无私,大可直道而行。蔡家有过,也不必讳过饰功,让杜畿去查,只是查完之后要予以公布。印书坊要建,但不能只让襄阳书院建,大可将印书技术公诸于众,谁想建就建,自主经营,自负赢亏。如此一来,为了争夺市场,书价自然下降,将军的目的也就实现了。”

孙策连连点头。张纮这个处理办法很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。

“蔡家要查处,但蔡家的债不能赖。”张纮喝了一口水,清了清嗓子。“为安抚众人之心,我建议将军公布一个还债计划,在年底之前将第一批还债发放到位,本息都摆在明处,一示将军守信,二示众人以利。如今南阳诸家都有闲钱在手,只要有利可图,会有人愿意借钱给将军的。”

孙策忽然说道:“先生,我有一个主意。”

张纮很诧异。“将军,你有什么主意?”

“关于债务的事。”孙策笑了起来。他欠了不少人的债,蔡家也是债主之一,而且是大债主。他处理蔡家,自然有人怀疑他想赖账。张纮提议公布还债计划,今年先还一批,以安众人之心,这当然是个不错的办法,但这个办法还不够完美,还可以进一步规范。“我们可以将债务变成一种票据,只要借了一定数额的钱给我,都可以拿到相应的票据,注明什么时候还,本息多少,让他们心里有数,不必疑神疑鬼。这些票据既可以当作还款时的凭证,也可以转让。这样的话,如果谁急需钱周转,就不需要来催债,真接将这些债劵转让给愿意接受的人就行。”

孙策把关于国债的大致构想说了一遍。张纮听了,频频点头。“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,把事情摆在明处,按期还款,猜忌自然会少一些。”

“这件事就由先生主持,如何?”

“多谢将军信任,我就当仁不让了。”张纮转身对郭嘉说道:“到时候还要请军谋处通晓经济民生的贤士多多襄助。”

郭嘉哈哈一笑。“先生有命,焉敢不从。不过,我现在最关心的还是先生所说的天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