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8节(1 / 2)

策行三国 庄不周 3599 字 1天前

孙策随即让人把陈到叫了来。一见诸葛亮在座,陈到就知道是什么事,神情尴尬。

“给你两个月假,回家结婚。”孙策想了想,又道:“你这几年的假也没休全,索性全补上,在家多住几个月,陪陪家人。如果有事,我会派人通知你。”

陈到喜出望外,诸葛亮也如释重负,这次任务完成得很完美,超出预期。安顿好了姊姊和弟弟,他可以放心的去江南了。

送走诸葛亮,回到后堂,孙策说不出的疲惫,四肢张开,摊在凭几上,仰首望天,大脑放空。袁权从内室走了出来,见此模样,忍俊不禁的笑出声来。孙策歪头看了她一眼,连动都懒得动一下。

“被阿宓说中了?”

孙策点点头。最让他沮丧的就是这一点。“你们个个都知道,只有我云里雾里。”

“这方面,我们是行家啊。”袁权倒了一杯水,递给孙策。孙策不接,她便将孙策搂过来,像哄孩子似的劝道:“喝口水,消消火气,别上火了。”

孙策赖在袁权怀里不肯起来,就着袁权的手喝了两口水,把事情大致说了一遍。袁权静静地听了,最后说道:“既然如此,我回一趟汝南,与陈夫人一起张罗此事,风风光光的操办一下。”

孙策想了想,觉得不错。好人做到底,送佛送到西。作为他身边的近臣,陈到的官职虽然不高,只是掌三千骑的亲卫骑督,但他的重要性丝毫不下任何一个方面大将,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。但陈到家在汝南还真没什么地位,如果不吆喝一声,婚礼场面弄不好会很冷清。陈夫人是陈蕃的女儿,在汝南的影响力要比陈到大得多,由她和袁权一起出面招呼,一般人都要给个面子,礼物也不能太轻了。

这么做既给陈到撑了腰,也给诸葛亮的二姊涨了脸,可谓是一举两得。

孙策想了想,又把司马徽对诸葛亮的评价告诉袁权,最后说道:“你说司马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,是说诸葛亮将来会弄权吗?”

袁权抱着孙策,轻轻摇晃着身体,很认真的想了好一会,摇了摇头。“我觉得水镜先生应该不是这个意思。出将入相且不提他,就算诸葛亮有这个能力也没机会实现,文武分治,他只能二选一,不可能兼而有之。至于内圣外王,同样是指道德和能力,未必是实指。真到了内圣的境界,就不可能做逆臣,除非是王莽那样的伪圣人。”

孙策忍不住笑出声来。

袁权低下头,打量着孙策。“我说错了?”

“真圣人比伪圣人更可怕。”孙策坐了起来,盘腿而坐。最近路粹一直在写关于王莽的文章,他几乎每篇都看,而且看得很认真。在后世,就有人为王莽翻案,只不过他留意不多,看了路粹的文章后,他反倒对王莽多了一些认识。按照儒家的标准,王莽就算不是圣人,至少是一个纯粹的儒生,他是真的相信并且想实现传说中的三代盛世的。他的改制几乎都有经学理论支持,都能在儒家经典里找到依据。

可能也正因为如此,他的失败才让儒生绝望。

“哪位高人说的?这可有点惊世骇俗啊。”

孙策愣了一下,见袁权神色凝重,知道自己刚才那句话太超前了,解释起来也麻烦。“呃,一个姓易的先生,也算不上高人,最多七尺多一点。”

袁权“噗哧”一声笑了,斜睨着孙策。“这位卓尔不群,出语惊人的易先生……不是你?”

“当然不是我。”孙策哈哈一笑。

……

旋门关。

张杨一夜醒来,发现自己被鲁肃包围了。

袁谭撤离洛阳,上疏朝廷,推荐张杨为河南尹,镇守洛阳。洛阳离伊阙关太近,张杨担心有危险,决定撤退到旋门关,等于放弃了洛阳。

张杨在河内经营了几年,河内世家根本不理他,背后太行山里的黑山军倒是经常来骚扰。好在黑山军战斗力不强,河内又富庶,他虽然没攒下什么实力,却也温饱有余。结果袁谭一来,他连这个吃饭的地方都没了。他不想离开河内,但他不是袁谭的对手,只能捏着鼻子认命,灰溜溜的迁到河南。

河南已经荒芜,只有一些屯田,也控制在鲁肃和吕岱的手中,张杨根本无法染指,袁谭答应会从河内拨粮给他,将来还会重返河南,张杨这才勉强接受。

但鲁肃不打算给他这个机会,袁谭刚走没几天,鲁肃就包围了旋门关。

旋门关即古虎牢关(注1),是洛阳的东大门,建在大伾山上,北临黄河,南临嵩山,西临洛水,由此渡河可进入河内,向并州、冀州,由此向东可直入兖州、豫州,可谓是兵家必争之地。张杨清楚,列阵而战,他未必是鲁肃的对手,再说也没必要为袁谭拼命,消耗自己的实力,但轻易退出河南也不行,守住旋门关就成了最明智的选择。

鲁肃派人给张杨送了一封信。我知道来河南并非你的本意,所以也不想为难你,三天之内,你放弃旋门关,我可以保证你安全渡河,绝不发起攻击。如果你不肯放弃,那我一旦开始攻城,刀剑无眼,就没法保证你的安全了。

接到信,张杨气极而笑。他承认,他的实力不如鲁肃,但旋门关易守难攻,你鲁肃还能飞上来不成?就算打造攻城器械,你也需要十天半个月,有这时间,不仅驻扎在河内的荀衍能赶到,就连袁谭都能赶到,到时候你除了撤退,还能怎样?

张杨不予理会,派人渡河向荀衍求援,同时分部诸将守城,并披甲佩刀,巡城督战,以防鲁肃攻城。他非常小心,连夜里都不敢休息,点起大量火把,将城墙上下照得通明,强弓硬弩,严阵以待,别说攀城,就连靠近都难。

双方对峙了三天,张杨也紧张了三天,每天夜里连战甲都不敢解。三天下来,张杨瘦了一圈,将士们也精疲力尽。

第三天下午,见张杨没有弃城的意思,鲁肃下令撤军,一直在城外游荡的江东军士卒撤得干干净净,连个人影都没留。张杨派人出城打探,半夜时分,斥候陆续返回,确认鲁肃已经撤到四十里外的巩义县。这几天,鲁肃的主力一直驻扎在巩义,有大量的粮食、军械陆续运到。

张杨才松了一口气。他留下一些将士守城,其他人都抓紧时间休息。他相信鲁肃不会这么放弃,撤军只是虚晃一枪,很可能会强攻,甚至有可能会奔袭。他让将士们饱餐一顿,早点休息。接下来会有几天的苦战,必须让将士们恢复体力,做好准备。

不出所料,当天夜里,鲁肃率部急行四十里,在黎明时分赶到城下。他来得非常快,留给张杨反应的时间非常短,张杨收到消息,紧急下令将士登城,准备战斗。将士们三天没能好好休息,这一夜睡得特死别,突然被叫醒,顿时晕头转向,乱成一团。

还没等他们到位,城中突然火起,粮仓、马厩都被点燃了。烈焰升腾,浓烟滚滚,到处都是火,到处都是惊慌失措的将士和受惊的战马。

张杨的心沉到了谷底。他知道中计了,鲁肃的细作早就进了城,趁着他们最疲惫的时候制造混乱,昨天突然撤走就是一个假相,就是让他放松警惕。他不知道这些细作是什么时候进城的,也不知道这些细作是怎么进城的,但他清楚胜负已定。没有了粮食,他等不到荀衍来援。

就在张杨考虑是不是要向鲁肃投降,又该提出什么样的条件时,离得最近的一具守城弩悄悄的调整了方向,对准了张杨,短矛般的弩箭疾射而出,直扑张杨。张杨几乎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,就被弩箭洞穿了身体,他被弩箭带得翻过城墙,脖子正好扎在城墙下的铁藜棘上,当场气绝。

紧接着,数十名甲士从不同的方向扑了过来,手起斧落,砍倒了张杨的大纛。与此同时,东西两个城门同时发生了骚乱,一群甲士突然冲出,砍倒了城门口的将士,打开了城门,放下了吊桥。城外的江东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越过护城河,冲进城中,夺向各个战略要点。城中本来就乱,张杨又突然阵亡,他的部下群龙无首,被这些如狼似虎的江东军杀得节节败退,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反击。

当第一缕阳光照在城头的时候,鲁肃登上了城楼,看着张杨血肉模糊的尸体,一声轻叹。

“本欲缚虎,奈何得鼠!佐治,可惜了你的好计。”

辛毗微微一笑。“无妨,有得有失,若是荀休若在,未必能这么顺利。”

第1936章 三路并发

荀衍接到张杨的求援,没有耽搁时间,随即准备粮食,征发民夫,只用了两天时间就赶到了五社津。

就在准备渡河的时候,他收到消息,旋门关失守,张杨全军覆没,除了在城外打探消息的斥候之外,所有人不是战死就是被俘。

至于鲁肃是怎么攻克旋门关的,谁也不知道。进出旋门关的通道被鲁肃从两端堵死了,城里的人一个都没逃出来,具体的战斗经过也就成了迷。

荀衍大惊失色,随即放弃了渡河的计划。鲁肃既然已经拿下了旋门关,有足够的兵力增援五社津,强渡黄河已经不可能。就算他侥幸成功,他的兵力也不足以重新攻克旋门关。他立刻部署防线,固守五社津、孟津等几个重要津口,又派人通报袁谭。

但他对袁谭回师不抱任何希望。袁谭刚刚返回邺城休整,秋收后就准备对青州用兵,根本没兴趣来夺洛阳。张杨的败亡已经足以说明问题,在廓清冀州边境,确保冀州安全之前,进军河南是不现实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