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4章 大小清河(1 / 2)

大明升职记 紫釵恨 2451 字 16天前

第444章 大小清河

谢三管家是个聪明人,他明明跟龙口与柳鹏好得快穿同一条裤子,但这个时候却是压低了声音,小心翼翼地说道:“老爷,您这话不能说啊,万一传到龙口那边,那恐怕是要出大麻烦了!”

陶知府还真以为谢三管家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,他笑着说道:“传出去了又怎么样,他柳鹏想当招远县丞肯定得我点头才行了,别人当县丞是吏部说了算,我说话不管用,但是他年纪太轻资历太浅而且没有功名在身,想要一步登天我不点头怎么能行!”

谢三管家深以为然:“是这个道理,但是既然不许龙口到平山施粥,那还有什么办法没有?平山那边现在聚拢了好几千人,总不能看他们活活饿死吧!”

陶知府却是灵机一动,他说道:“有办法,当然有办法,我想了想,马上就禁止给平山送粮送柴,平山那边有几千号人,只要没了粮食与柴草,我看他们怎么办,除了散去还有什么办法?”

谢三管家下意识地觉得陶知府这主意不妥,但是他却不方便指出这其中可能有不妥之处,只是劝道:“老爷,万一要饿死人,难免就影响了老爷的官声。

“咱们山东六府九州八十县哪里不在饿死人啊,再说了,没粮没柴,流民自然就要散去了,咱们登州府虽然米价高了些,但是哪里都有粮食啊!”

听到这,谢三管家就不敢再劝了,他只能说了一句:“老爷英明!”

陶知府却是大笑起来:“我明天传令蓬莱县,平山流民意图不轨,派他们派人前去游说解散,同时禁止向平山输送米豆柴草。”

陶知府觉得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。

而此时的利津县又是另外一番景象。

萧家的这帮亲戚已经把屋顶给掀翻了,他们大声问道:“为什么一石米只卖三两银子?一石米在登州就要三两银子,可是运到咱们利津,运进清河了怎么还只卖三两银子?”

“是啊!这样亏不亏,我觉得我们至少得运费赚回来吧!哪怕不赚运费,到岸以后的脚力钱总得有人付出来吧!”

“登州是一石米三两银子,我们这里不要五两六两,至少也要四两银子吧!”

大家的意见都是一致的,那就是一石米三两银子的价格实在太不合适了,只是这个时候柳康杰却是说了一句:“一石米三两银子够了,若不是登州已经在卖一石米三两银子,我准备只卖一石米一两银子,我这几天出去转了一圈,利津这边有人已经卖儿卖女了,听说有些地方都饿死人了,一石银子三两银子尚此如此,如果再往上涨上去的,恐怕情况还要糟。”

柳康杰是个老好人,很多时候没有办法不够强硬,很多时候糊里糊涂,但是老好人也有老好人的好处,那就是心软。

他对于自己这辈子已经心满意足了,他做梦也没想到在这个年龄居然有这样的跨越,他自己混了一个盐场大使,儿子柳鹏更是了不起,做了东良海口巡检,更是整个登州府出名的大人物。

有了这样的大富大贵,柳康杰已经心满意足了,他不再追求再多的身外之物,而是考虑多积点阴德的问题:“反正我就是那句话,谁想要是想乱涨米价的话,那就回登州去!”

怎么能回登州去,大家在利津这边跟着柳康杰呼风唤雨威风八面,可是到了龙口情况又不一样,柳鹏有自己的一套班底,自己这些亲戚过去得从头开始,因此大家一下子就哑了火,只是很快有人就想到了主意:“姐,您说说吧,现在外面米价已经是一石米五两银子起步,我们卖三两银子不是得罪人吗?”

在他们的印象之中,柳萧氏是一个相当爱财的女人,明明有这样的家业还要为百八十文钱斤斤计较,而这一次可是关系到过万两银子的钱财啊!

柳萧氏不能不动心,只是事情的发展却出于大家的意料之外,柳萧氏摇了摇头说道:“我跟老头子都是一个主张,别的钱只管放心去赚,这种有伤阴德的钱我们不能赚!没错,我打听过了,现在外面一斗米是卖到了五钱银子,但这才是为什么要从登州运米过来的缘故,这不是几两银子的问题,是人命关天的问题啊!”

柳萧氏厉害起来连柳鹏都不敢多说话,但是她心软起来又可以几天几夜不碰油腥都在吃素:“你们看到的是几千两甚至上万两银子,可是我看到的是却是几千条几万条的人命,鹏儿送来这三万石粮食是给大家做功德的,不是让大家发大财的!”

她训了一句:“再说了,一石米三两银子我们不但能赚到钱,而且赚到的钱不少了,做人不能太贪心,就按鹏儿说的去办,一石米三两银子放开卖,如果谁不满意就回登州去!”